1《教师如何写导学案》复习提纲一、识记类(适用填空、判断、选择等)对导学案的认识1.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2.(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好的导学案能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3.导学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4.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载体,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问题的路线图。5.导学案的核心因素是(通过探究问题式的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6.导学案教学的基本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在使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是关键、是核心,教学中应设置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7.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它指学生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在陈述学习目标时,不能出现“使学生”、“培养学生”、“指导学生”等这样的陈述。8.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是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标要求中“了解、知道、概述、理解、评价、探究”等字眼的陈述分别应属于什么层次的要求,识记层次的要求对应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而应用层次和理解层次的要求则对应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9.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因时而变)、(因地而易)、(因人而定)。10.重点、难点的含义:学习重点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是教材内容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键性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或领会的内容。11.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2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包括在学案编写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12.学习内容作为导学案表现形式中最为重要的构成环节,主要有三大功能:(导学功能)、(导思功能)、(导练)功能。13.教师在设计学习内容时,要根据学情,设计有层次性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难易可逐层设计为ABCD四级:A级为(识记级)内容;B级为(理解级)内容;C级为(应用级)内容;D级为拓展级内容。14.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正是引导学生质疑的最佳时机。15.根据课型的不同,我们一般把导学案分为四种类型,即(知识新授课)、(总结复习课)、(测试讲评课)、(习题讲练课)。二、简答类1、什么是导学案?答: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它的主要内容在充分体现课标要求基础上,汇集了知识梳理、能力训练、思维拓展、巩固练习等。2.一份好的导学案要体现那些主要特点?答:(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正对性强的巩固练习。3.导学案与教材是什么关系?答:教材是导学案设计的源头和蓝本,教师依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自主探讨课程与教学。(1)教材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必须凭借的教学依据,教材中的内容和观点不再是毋庸置疑的“真理”、“权威”,教师也无须在导学案中对教材知识进行3“滴水不漏”的摘录和整理,教材成为教师设计导学案所借鉴的蓝本,是导学案教学的凭借依据,教师以教材为“基准点”,重新设计导学案,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和延伸。(2)导学案的设计离不开教材的依托,对于教材,导学案是教材内容的再造过程,是学生与教材“对话”的新媒介,在这个再造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写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质资源,合理设计导学案。(3)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处理和驾驭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