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听管建刚老师VIP免费

听管建刚老师_第1页
1/3
听管建刚老师_第2页
2/3
听管建刚老师_第3页
3/3
听管建刚老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有感这个月有幸参加学习时,聆听了江苏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管建刚老师关于作文教学革命的一个讲座。他的讲座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但很实在,他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大胆实践和用心良苦娓娓道来。虽然时间并不太长,但给我的思想冲击力却极大。从他对作文本质的理解中,可以感受到他渐离了传统的“作文观”,重塑了全新的“作文观”:作文不再是和学生生命成长无关的纯粹的写作技能的训练,而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和老师同学的“心灵对话”。更可敬的是管老师构建起“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构筑了一套较为完备而又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操作系统,践行了他的作文教学理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了一场作文教学革命。(一)写作内容,不是靠“指导”出来的传统作文教学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指导上,而从管老师的叙述中却看不到太多的“写前指导”,二是放在了“训练”和“讲评”上。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点,管老师的学生的作文才没有出现“千篇一律”,才没有出现“小八股”。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此外,管老师更多的讲作文训练依赖于“发表”,创办了《作文评价周报》,师生在完成这一任务中乐比不疲,并且将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蕴含其中,搭建了训练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发表意识”。每一个老师都是学生眼里的奥巴马。后进学生在办公室的所见所闻,对班级的学生来讲,那都是国家级的机密,那都是重要的班级新闻。遗憾的是,可悲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从来没有使学生明白,这就是作文素材,这是可以写作文的,作文本来就是写这些事儿。我们的作文教学,总让学生丢开自己的喜怒哀乐,迎着题目、迎着考试去找材料。有一个小故事叫《一罐子的美》:一个叫热娜古丽的维吾尔族的小姑娘,十岁。她有一个罐子,罐子里收藏着在她看来的生命中的“美”。她宝贝似的,不给任何人看,只一个人偷偷地欣赏完全属于自己的“美”。有一次,“我”偷看了热娜古丽的“一罐子的美”,里面是几片形状不同的胡杨树叶,几枚纽扣几块橡皮,一个用旧了的沙包,一个羽毛球,几根笔芯,几粒跳棋玻璃子,几根皮筋和几只蝴蝶标本。我无法忘记故事里的一句话:“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几乎根本无法相信这一切。被一个10岁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如此看重的宝贝,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许看都不愿看一眼。而成年人所津津乐道的重大问题,在热娜古丽看来,也许根本不值得一提。这就是差异或代沟。”成人以自己的强势,强迫孩子用成人的标准,去写成人喜欢的事件和故事。可是,“年人所津津乐道的重大问题,在热娜古丽看来,也许根本不值得一提。”这就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巨大痛苦。只要放手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他们自己生活的、成人眼里的那点“破事”,怎么会没东西写呢?当前很多的“作前”指导课上,师生一起做游戏、做实验、做调查,当堂“生成”作文。这里有一个悲观的假设:学生是没有写作材料的,需要教师去“制造”。这种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离开教师,学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尽管他身边到处是“食物”,伸出手来就是“食物”。(二)作文教学的源动力作文教学最困扰语文老师的,就是学生对写作没兴趣。而管老师出版的班级作文周报本身对学生有吸引力,它刺激着学生的写作状态,学生想在周报上发表文章,想写出好文章,能够上报。这份“动力”有局限性。一两个月后,新鲜感消失,这份动力就自然减弱。为此,管老师策划了三年的作文教学方略,来激励并维持学生为周报写稿的热情,在参与中不断获得肯定,在肯定中不断催生新的写作目标,形成一个较为恒定持久的写作动机。动力活动一:等级评奖第一年采用“等级评奖”。学生每发表一篇文章,就发一张“刊用纪念卡”。所谓“刊用纪念卡”,即普通的名片纸,卡上印上一段激励的话。凡获得3张“刊用纪念卡”的学生,可以换取一张奖状,名为“作文新苗”奖。“作文新苗”之后,再在作文周报上发表5篇文章,可以获得“作文小能手”称号。“作文小能手”之后,再发表7篇文章,获得“班级小小作家”称号。“班级小作家”后是最高奖“班级诺贝尔文学奖”。动力活动之二: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听管建刚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