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二哥》课后小结陈卒《傻二哥》是作者新凤霞的一篇文章。新凤霞是当代著名评剧演员,她不仅戏演得好,还写出一手好文章。叶圣陶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新凤霞写人记事,如同她演唱评剧一样,清新流畅,如叙家常,娓娓动听。她笔下的傻二哥,形象逼真,性格鲜明,确实把人写活了。文章把傻二哥卖药糖时的穿着、姿态、神情、吆喝声写得跃然纸上;把他“傻灵傻灵”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还善于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在与亲人和邻居的关系中,写出他的优秀品质和鲜明个性。怎样让学生在作者的文字中体会到这么多的精彩,的确需要老师好好研读教材。我在设计教案时从这三个方面去把握全文:一、抓“傻灵傻灵”,整体感受人物特点。傻二哥的“傻灵傻灵”是全文的一条主线。第一课时,我请学生通读全文大胆谈“傻二哥给你留下的印象”,结果学生很快就找到“傻灵傻灵”这个词,我也正好由这个词展开,让学生从文中找体现傻二哥“傻灵傻灵”的词句,学生在这个主线问题的引导下展开了对全文细节的学习。二、品读词语,体会文章细节的精彩。教学中,抓住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傻二哥的“傻灵傻灵”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品读段落,边读边想,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做到以读促写学习写人物细节的方法。三、拓展文本,感悟人物的性格魅力。这一课的教学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透过表面看清本质”,要求学生能从小人物、小事件去发现传统美德,学会做人,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所以我设计通过引用相关的资料,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深入领悟文本,充实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后回顾自己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做到了围绕主线答题,在细节的体会上显得很好,学生对于人物的性格魅力有了自己的体会,特别是学生的当堂小练笔,学到了一些写人叙事的方法,也可以看出学生关注了细节的描写,在小练笔的反馈中有些较好的习作片断。整体来看,教学任务完成较好。但是也有不足,例如在提问时“从哪里看出傻二哥‘傻灵傻灵’的”,因为一词之差,学生的回答显得不集中,后来李老师一语道破天机,这一问改成“从哪几个方面看出傻二哥‘傻灵傻灵’的?”这样学生的回答就会聚焦,而不会答题时没有顺序。另外,在第一课时中,对傻二哥人物的特点应扣住关键词“聪明、热心、讲究”,再展开教学,学生的回答会更有联系。从李老师的评课中,我觉得自己研读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关注整个文章的整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