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试析《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弗吉尼亚·伍尔芙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而《一间自己的房子》是其为人称道的意识流代表作之一。通过大量的二手文献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去研究《一间自己的房子》的学者比较多,女性主义特征也是这篇小说很突出的特征,但是研究性的论文在时间上一般都发表得比较晚,并且几乎没有以女性主义视角单独研究其中的某位女性。所以本文目的在于以女性主义视角去探究小说中的闻奇尔西夫人的写作困境,一定程度上把抽象人物变得形象,通过对闻奇而西夫人的意识觉醒、时代背景、生存困境等问题探讨这是一个怎样的女性,是不是有时代印记,对现代女性的指导意义是什么,以闻奇而西夫人的形象泛化到普通的女性,讨论矛盾的根源和出路问题。研究意义: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自身经历出发,再结合她在文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深入地探讨女性的生存状况与写作困境,最主要的意义是在男性占据话语权的时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是如何在艰难地萌芽和发展,以及更丰富地展现女性的心理变化过程,讨论女性的价值以及如何衡量女性的价值,通过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寻求外部世界对女性的理解和肯定,促进女性走向独立和平等。二、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伍尔夫的作品解读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到灯塔去》和《达罗威夫人》两部,前者研究略多于后者,而对《一间自己的房子》研究相对较少,仅有20余篇。在对《一间自己的房子》进行研究的20余篇论文中,多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探讨女性独立写作的条件,郭张娜和王文在《弗吉尼亚_伍尔夫与女性写作_从_一间自己的房子_说起》中分析女性在文学创作中所承受的种种物质困难和精神压力,指出女性写作需要的私人空间——一间自己的房子。而徐阳平在《一间自己的房子_中女性主义思想探析》中强调男权社会中强大的男性主义氛围让女性身上的自我意识逐渐消失,需要从从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两个方面对女性写作空间的进行重新构建。第二类主要是对两性关系的思考,王曦在《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与_一间自己的房子_中女性的自我异化》中在对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一间自己的房子》女性的自我异化做出了分析,同时对伍尔夫在女性话语权构建方面所作出的探索进行了研究。王烈琴在《新女性的宣言_伍尔夫的_一间自己的房间_的女性主义解读》建议女性努力争取与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减少生育,争取属于自己的房间。她运用雌雄同体的身份进行文学创作,构建了女性自己的社会身份。第三类主要是从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杨晓敏在《从_一间自己的房间_看弗吉尼亚_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中指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批评是一种社会——历史批评,它关注文学的社会与文化语境,发展基于女性经验理论和方法,谋求理解作者及人物的女性主体。而黄旦华在《浅论弗吉尼亚_伍尔夫的女性主义_从_一间自己的房子_分析》中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出发,探讨了女性写作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也解读了其人称的设置、隐喻、虚构等表达方式的使用。虽然国内学者多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一间自己的房间》,但较少涉及小说中人物形象,对小说的具体人物形象研究是其一大空白。三、研究内容(论文框架,要求列示一、二级标题及简要说明)研究内容:本文立足前人对伍尔芙及《一间自己的房子》的研究、分析,结合作家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看《一间自己的房子》的内容及主旨,并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从闻奇尔西夫人的写作困境和建立女性的写作空间两个方面叙述闻奇尔西夫人的女性意识,全方位展现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论文框架:绪论1闻奇尔西夫人的写作困境1.1艰难的写作历程1.2物质基础的缺乏1.3精神空间的被摧残1.4女性作家话语权的缺失2建立女性的写作空间2.1物质基础和精神空间的需要2.2追求女性的解放和独立意义2.3建立女性话语系统结语与展望参考文献四、研究重点及难点研究重点:文本如何体现闻奇尔西夫人对独立写作条件的追求和两性关系的思考研究难点:①关于闻奇尔西夫人人物形象的研究资料缺乏②归纳分析闻奇尔西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