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文:黄维仁有凤来仪心理认为:现代人越来越认识到,一个人的幸福指数是跟其健康的心理相关的,而健康的心理是因为情商高——可以理解自己、也理解人性,既能搞好人际关系,也能不一味地靠委屈自己、压抑自己获得狭窄、扭曲的空间,并且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拓展发展空间;而面对挫折、遇到情绪问题时可以舒缓、或者找到合适的渠道,或者因为有良好的支持系统而度过难关。人生并不容易,每个家长都祝福自己的孩子有幸福美满的未来,看看我们可以为孩子储蓄哪些精神食粮资源?也许培养孩子情商智慧是上上策呢。那如何帮助我们所爱的孩子发展情感智慧呢?下面请看黄维仁老师的高见在临床上,有两种父母亲,一种叫做EmotionalDismissingParents,即情感疏离型父母,一种叫做EmotionalCoachingParents,情感教导型父母。前一种父母亲很会压抑孩子的情绪,后一种父母亲很懂得帮助孩子去抒发,并且帮他调节情绪,建立情感智慧。我们可以从后者身上学到很多帮助我们所关心的人发展情感智慧的方法。人的心有粗有细。情感疏离型父母是属于情感智慧比较低的父母,他们是很粗心的。当孩子心爱的狗死了,他就会很切实际地说:“狗死了,换一条就好了!哭什么?”殊不知,他失去了那个最好的、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情感智慧的机会。孩子就学会漠视情绪、压抑但是,那些心细,情感智慧高的情感教导型父母,就是那种能够当孩子情感教练的父母,会帮助孩子用情感词汇来标明心里的感受,帮助孩子疏导情绪。他会告诉孩子说:“狗死了,你好伤心,是不是?”“伤心”是一个情感字眼。“你是不是觉得寂寞?”“寂寞”又是一个情感词汇。“是不是觉得好像失去一个最好的朋友?”这次用语言的图像来帮孩子梳理情绪。再加上肢体语言,把手放在孩子的身上说:“爸爸知道你好难过!爸爸以前失去我最爱的狗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你看,短短几句话,一面帮助孩子疏解情绪,一面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让孩子知道,人有情绪是自然的,情绪是可以被了解、被疏导、被善用的。经过这种学习,这孩子将来如果碰到痛苦与挫折时,就懂得自我抚慰、梳理情绪。长大以后,也因了解自我和别人内在的情感世界,比较容易与人建立好的关系。反之,当一个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哭着回家时,如果爸爸说,“全校那么多人他为什么只欺负你一个,一定是你先惹他!”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疏解,反而伤上加伤。这样的孩子将来如果碰到挫折时,情绪很快就被引爆,容易伤人伤己,损害人际关系情感教导型父母还懂得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每个人可以拥有不同的感觉反应。他们不会在孩子喜欢绿色的时候说:“怎么这样笨,为什么不喜欢红色?”也不会因为自己喜欢吃米饭,就批评孩子喜欢吃面。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感觉反应。心理健全、疆界清楚的人,不会说别人的感觉不对,强迫别人跟我们有一样的感觉。这件事为什么非常重要?因为感觉无好坏对错之分,如果我们企图给感觉加上是非、道德方面的论断,人际关系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孩子到外婆家去,不知道为什么哭着跑来告诉妈妈:“我好讨厌外婆!”饱读圣贤之书的妈妈立刻就说:“不许这样说,没大没小的,怎么可以讨厌外婆?”马上就消灭了孩子“不良”的情绪反应。你想,这位母亲真的成功地让孩子不再讨厌外婆?还是适得其反,让孩子更讨厌外婆?如果妈妈说:“外婆很疼你呀,怎么可以讨厌她呢?”这个妈妈还是不太懂得,情感反应本身并没有对错,而当她企图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反应,要在上面强加道德判断的时候,这个孩子的情感智慧发展,会受到一些限制。情感教导型父母懂得:“行为可以有好坏之分,思想也可以有是非之别,但每个人的感觉反应本身并没有对与错。”这样的父母会先想办法了解,问孩子:“为什么会讨厌外婆呢?”孩子委屈地说:“外婆笑我头发像猴子,我好讨厌她!”情感智慧高的妈妈就把孩子抱在怀里,一面安慰他,一面告诉他:“难怪你会生气,让妈妈疼疼你。”过了一会儿再说:“不过,外婆昨天还特地出去为你买你喜欢的玩具,她还是很疼你的,对不对?”孩子就点点头。所以,耐心疏导情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智慧的做法。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