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快速识字上街区廿里铺小学马艳红人生的学习是从识字、组词、说话的能力培养开始的,但是怎样提高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呢?这是我们低年级教师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在小学近二十年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不断变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这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是千变、万变都不能离开教学的重、难点,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应该让他们掌握扎实、掌握牢固,以便把所学的知识随时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一、在识字教学中,应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灵活掌握识字方法,并在课堂上、生活中能够识更多的字,提高识字量和识字速度”。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随时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自主发现识字规律,一方面这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适当利用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汉字的造字规律有所感悟,并能产生继续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识字教学要讲究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学生一进入启蒙阶段,就要学习汉字的笔画名称及写法,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我们知道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根据汉字这一特点,我在教独体字时一般采用数笔画名称、记笔顺的办法,让学生识记字形,教合体字除了采用教独体字的方法之外,主要采用教学生运用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来分析字形结构。另外有些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图画来引导学生形象思维,帮助他们识记字形以及便于理解字意。例如: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教学中时,课本上有:“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我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在借助汉语拼音拼读音节、了解字意、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再让学生看太阳是个什么样子?学生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这时,我告诉学生,古代劳动人民是用图画来写“日”这个字的,后来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发展变化中,越来越注重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现在这些字就是过去文字的演变,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在教学中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口、耳、目、羊、鸟、兔、月、火、木、禾、等字的形。这样运用图画联系象形字的特点来讲解字形,就比单纯地数笔画形象的多了,学生就很感兴趣,并且记得比较牢固。我们知道有些字学生最容易写错,象这样的字要联系生活实际,用形象化的讲法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我在教学“坐”时,就对学生讲两个人挨坐在土堆上聊天。这样一讲学生写“坐”时,就会联想到上面是两个人、下面是土,就不会写错这个字。还有一些如:“肚、秋、叶、灯、香、苗、大、草、从、众、花等。学生自己就能说出日和月组成明,鱼和羊组成鲜,小和土组成尘,一和火组成灭,两个木组成林,三个木组成森,两个人组成从,三个人组成众,月和土组成肚,口和十组成叶,不和正组成歪,日和光组成晃,三个口组成品,三个日组成晶。又如:不和正组成歪、歪歪扭扭,日和光组成晃、晃眼睛,三个口组成品、三个人品茶。三个日组成晶、亮晶晶。晶还可以这样记: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师生合作一起编顺口溜记住这些字。我经常利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分析字形,识记生字,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提高了识字量。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发挥创造的潜能,进行组词、说话。我在小学生识字方面,深深体会到识字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的不同特点,创设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我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经常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识字兴趣为重点,逐步的进行培养、逐步的锻炼,使他们在学习中对识字感兴趣,提高了识字量,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识字量和识字速度,认识更多的字,组更多的词,说更多的话,既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的学习水平。如:学生在认识树、车、白、花、堆、群、叶、雨、苗、放等这些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组词、说话。教师适当进行启发。如:同学们,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