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必须”你做到了吗?——赴南京参加西固区中小学教学管理研修班有感西固区玉门街小学褚丽霞伴着栖霞山的秋色,脚踩在玄武湖边软软的落叶上,我与南京又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南京城以她博大的胸怀和厚重的历史悦纳了50位来自兰州市西固区的客人。南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而让我们的心灵更震撼的却是南京的教育。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自古教育繁盛,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安排下,在我区教研室黄兰珺主任和进修学校梁战友主任的带领下,一路行来,确实名不虚传。盘点笔记,梳理思绪,感受颇深。一、必须读书2014年11月28日刚报到,中午吃饭时我听梁战友主任说下午有一节孙双金老师的课,我撂下饭碗,匆匆赶往孙双金校长所在的北京东路小学。孙老师执教的是《李白与月亮》,智慧灵动,情深意长。课上孙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孩子们思维碰撞、情感激荡,课堂精致唯美,当孩子们交流以“()月”为题的自创小诗时,课堂再次掀起高潮,孩子们的想象和才情令人叹为观止,孙老师情智语文的教学艺术更加深入人心。接下来12月1日到3日听了7节课,有成贤街小学的两节京剧特色校本课、一节音乐新体系实验课;小营小学彰显小班化教学的一节数学课、一节语文课;北京东路小学的两节古诗词教学课。这些课教师精彩,体现着教态、声音的外在美与文化底蕴深厚、情感丰富、教法灵活的内涵美,不仅在教知识,还在教方法,教情感,教做人;学生出彩,孩子们句句在理、字字珠玑、伶牙俐齿,积淀扎实。几节课堂华彩飞扬,与大师们近距离交流,现代与经典的碰撞,流光溢彩!与这样的课堂相约,于我而言,不仅在理念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就将这些幻化成美好的回忆,浸润我们的心灵!感慨之余,思考这些老师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他们坚持读书的结果。其中俞浩淼老师31岁,从小爱读书,正如他所说,是读书成就了他。既己为人师,读书是成长所需,可以完善人格,可以文化升值,可以让生命飞跃。“不出户,知天下”、“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老师们,今日起,读书吧!二、必须研究11月29日到11月30日,为期两天的讲座更是让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彻底大提升。听玄武区进修学校教育专家项平、丁加旗、杨向红、王跃平、王彩燕等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心中十分叹服。叹服她们的口才,叹服她们的自信,叹服她们的敏锐,叹服她们的渊博。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教师都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加研究,朝朝如此,暮暮如此,年年岁岁,日复一日,永不停息,永无止境。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这五位专家都是研究者,都在研究中成长,研究中总结。“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所以,教育科研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来说,每位教师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作为一线的老师,更是不得偷懒,不得懈怠,更不能应付工作,而应该踏上研究这条幸福大道,多钻研,常反思,找不足,求上进,才能在教师岗位上站住脚,立住根。三、必须改变这次的南京之行我领略到了各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一句话,差得太远。也许穷我一生也未必能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改变自己,必须改变教法,必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