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财会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分析与建议文献综述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网络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多学生遭受了创业的失败。但总体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研究当前财会专业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中的创业情况,有助于为财会学生的创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财会专业学生创业相关的研究比较少,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背景,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进行的相关研究,在对众多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中,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成果综述如下: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创业者、创业机会与趋势、创业环境以及创业模式等四个主要领域。一是创业者与创业机会。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创业的本质是人围绕其发现的创业机会和开始的一系列运营行为。因此要对创业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要先了解参与创业的人,及创业者,然后再了解创业者所发现的创业机会。目前对于创业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领域。Kirzner认为创业者比非创业者在对外部环境的机会方面有更高的敏感性,往往能够发现非创业者所忽视掉的潜在创业机会,这种发现机会的能力与创业者之前所受到的教育,积累的经验有非常强的相关性。不仅如此,Shane&Venkataraman认为成功的创业者往往都具有比非创业者更强的执行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倾向于坚持他们认为是正确的道路,勇于面对困难,直到最终成功。一种是客观存在的的创业机会,需要的是创业者去发现和加以利用。比如现有的市场不完全所蕴含的潜在商机,创业者可以通过将一种商品供应给一个对此产品供不应求的地区来获得利润的创业方式。另一种是人们主动去创造的创业机会,例如面对现实中人们的一些需求,来设计和研发一种全新的产品,这种主动创造出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特定需求就称之为创造出的创业机会。二是创业导向研究。国外对于创业的研究已经不光局限于创业者的研究,也研究创业企业。从创业者的研究到对创业企业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Timmons认为一个人有其自身特性,而一家初创企业同人一样也会有其企业性。创业企业的企业性可以理解为企业组成人员个人特性的一种汇聚和延伸。三是创业环境研究。创业的外部环境一般是指除了创业参与者个人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外的一切对创业行为有影响的因素的合集。Lumpkin研究认为创业环境是一种组合,多种对创业行为有影响的因素的邮寄组合。包含政府政策,管理能力,融资环境,社会条件,其他因素等五个维度。四是创业模式研究。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不同的是他们从另外的角度对创业模式进行分类和总结。如根据创业盈利与否将创业模式划分为盈利创业和非盈利创业;根据创业思路来源分为拷贝型创业、类推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等模式;根据创业企业的组织关系,分为新创业企业和组织内部创业企业。二、国内研究现状对于高校学生创业目前研究的重点包括高校学生创业现状,创业遇到的问题,创业动机,典型案例分析,创业影响条件,高校创新教育以及政府和社会对于毕业生创业的鼓励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已有研究中以高校毕业生主体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也有以全体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很少专门针对财会专业学生创业问题开展的探索研究。总体上来看,目前对于我国大学生创业研究最集中的两个领域是关于高校对在校生的创业教育和毕业生如何创业两个实践领域的研究。在这些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王铁民等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条件的研究,指出当前政府引导和政策鼓励年轻人形成更加开发的思想,学习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校期间多积累社会实践和实习经验成为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主要有:管理经验、资金和融资能力的缺乏,缺乏销售渠道和经营经营这三个方面(吕延勤等)。黄英等对大学生创业的动机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五大影响因素,分别是个人素质,家庭原因,学校原因,朋友原因和社会环境这五大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最大。刘万兆等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目前出现最多的问题包括过分在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