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来说这类事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课堂违纪问题;第二类是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学生质疑问题,发表种种看法或教师板书不慎造成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等;第三类是外来干扰,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师若能处理得当,顺利过渡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正面影响,反之,后果不堪设想。现将自己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一、面对学生课堂违纪甚至严重违纪问题,教师切不可采取过激手段,激化矛盾笔者经常见一些年轻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吵闹不停,或大打出手,这时教学活动被迫停止。我对此类问题处理的方法是面对现状,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让焦点从恶作剧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学生的注意中心再回到教师安排的方向。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邀请学生到办公室,耐心细致地与学生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它能改正错误。老师要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爱感化学生,这样常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二、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有学生引发的偶发事件,教师要灵活处理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应态度温和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这样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教学中来了。教师切忌虚荣傲慢,死要面子,不肯认错,这只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不和谐,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三、对于外来干扰事件,分散学生注意力,一般采用“热处理”即教师针对某一突发事件,趁热打铁,正面教育。再巧妙地转入正题。记得有一次我正上课,讲的正起劲,突然学校操场上一阵骚乱,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聚到了窗外,甚至有个学生跑到了门外。原来某班正在上体育课中一位学生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其他学生慌了,有的喊老师,有的找医生,有的大家忙做一团,晕倒的学生迅速被抬到学校医务室。教室内的学生仍在议论纷纷,我及时对该事件做了评价,肯定了操场上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行为。同时对班内学生也进行了正面教育,随即转入正题。对这类事件教师应注意不要因此浪费太多时间,更不要言辞激烈地批评学生,因为这与教室内学生无关,点到为止方可控制局面。在处理上述偶发事件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宽容,因为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他们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健康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