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认识钟表》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由于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2011版课标》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属于准备知识,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如:时分秒、24时计时法做了铺垫。本单元的内容分2课时完成。二、学生分析: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钟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生活经验参差不齐;理解能力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复杂的度量工具,学生认识起来很难。三、学习目标:1.认识钟面的结构,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和电子表上的整时,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整时。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2.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五、预存的问题。1.有的学生可能知道时针、分针,有的可能不知道。2.学生能正确读出电子表的整时,但不能全部夜里钟表上的整时。3.学生不能正确地书写整时的两种方法。六、解决建议:1.让学生拿钟表拨一拨,说一说,比一比,然后全班交流获取知识。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七、课程资源教材、多媒体、实物、学具盒。课题认识整时学习内容:教材84—87页内容学习目标: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2.会认、拨整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点:熟练的认出整时。学习难点:会用两种方法准确地写出时间。学习方法:发现法观察法总结法课件:1、课题2、钟表图案、3.目标4.生活实例5、达标测评学习过程:课前三分钟:猜谜语: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一、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听这是什么声音?你知道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钟表)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具体的时间,大家上学,老师上班,都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了,你见过什么样的钟表?(课件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钟表:石英钟、闹钟、手表、电子表等。)二、出示目标: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2.会认、拨整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自主合作学习:1.钟表的外形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的东西却是一样的,都有这个——钟面,钟面上有些什么呢?2.我们认识了钟面,老师这里有几个钟面,你会看上面表示的时间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8时)你怎么知道是“8时”?6时,能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是6时的吗?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钟面上的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它们所表示的时刻却不一样呢?4.认识了整时,你想拨一拨吗?你是怎么拨的。5.现在我们会认时间,会拨时间,怎么写呢?四、展示与提升:全班交流1.认识钟面预想:(1)时针、分针。(2)12个数,12个大格,60格小格,措施:(1)学生说出12个数后,请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2)观察12个数正好围成了一个什么形状?观察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发现?(这些圆点把钟面分成了一个个距离相等的部分,这个也有一个名字:一大格。一共是12个大格呢)2.认识整时预想:短时指着8就是8时,短时指着6就是6时。措施: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如有的同学可能说8点和6点。3.预想:(1)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着12(2)它们所表示的时刻不一样是因为时针指着的数字不一样。措施:(1)引导学生注意:分针一定要指着12;说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2)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8时、6时、3时我们叫它整时。所以8时,也可以说成8时整、8点整。4.预想:先把时针到几,再把分针拨到12。措施:引导学生准确操作。5.预想:(1)8时(2)8点(3)8:00措施:(1)规范写8时(2)教学电子记时法:8∶00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