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刘学惠2004、10教学目标: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成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3、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威尼斯”“小艇”“交叉”“耸立”“桥梁”“静寂”“操纵自如”。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趣探究1、师引入:同学们有谁去过威尼斯吗?好,我们现在就到威尼斯去领略一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好吗?但老师要先请同学们把搜集有关威尼斯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来畅谈一下。2、学生汇报后师述:老师也想带同学们走进威尼斯领略独特的风光,希望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中有哪些景物,有何感想?(播放课件后学生发言)3、师述:本文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在游览威尼斯时,进行了仔细观察,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给我们展示了异国风情,可他为什么在这众多的事物当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请同学们带着“为什么只写小艇”的问题,以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阅读全文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小组交流。三、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在小组里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2、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吗?3、让学生用因果关系的句式练习说这一段的内容。1四、自选学习内容自主合作学习深入探究1、请同学们选各自喜欢的段落阅读,想想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再在小组中交流。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汇报学习成果,针对学生的发言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理解各部分的内容。3、倡导学生大胆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4、想想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把相关内容写具体的?五、课外作业:读懂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读一读,查找有关东方威尼斯苏州的有关资料,并与威尼斯比较一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2《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分析刘学惠2004、10一、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借此,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堂教学起了铺垫作用。1、我指导学生课前自主搜集有关意大利威尼斯市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及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为小艇,并根据课文内容把威尼斯小艇画画出来。2、出示威尼斯风光的课件,领略威尼斯独特的风光,激发学习兴趣。3、教师简介作者(马克吐温)来创设情景,然后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在众多的事物当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激发求知欲望。二、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意识,接受情感熏陶,接受思想教育,增强语感。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充分地读,用自主阅读取代老师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溶入情感中进行阅读,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注重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引导,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倡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学习“船夫高超驾驶技术”这段落。我首先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接着让学生提出质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了解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时,应抓住一个关键词“操纵自如”,让学生明白“操纵自如”的含义,并用它造句加深对其意思的理解,接着请伴随着大家的朗读声演示驾驶动作体会技术的高超,并启发学生想象:假如你坐在小艇上会说些什么?然后指导朗读,读中感悟。三、从课内拓展延伸——培养创新能力我们知道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从学会语文转变为会学语文,如何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挥想象及发散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让学生想象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人用小艇?他们坐小艇做什么?2、指导学生用“操纵自如”说话,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假如你坐在小艇里会说些什么呢?4、课外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苏州图片或资料比较一下苏州和威尼斯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激活了想象创新的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知识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