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四中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称号:[欠发达地区农村高中寄宿制学生管理策略研究]研究单位:江安县第四初级中学课题组负责人:张明君林善刚兰琴张先敏胡进刘鹏形式摘要:一、课题提出:1.时代背景: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及水平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硬件条件及设备设施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学校的住宿条件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陈旧的设施,落后的条件,加上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在农村高中走出一条管理特色的路子来,确实需要我们学校管理者提出一个新的切入点。把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有一个更高的提升。江安四中地处宜泸公路中段的四面山镇,距江安县城16公里,2001年经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恢复高中办学以来,学生要数大幅增加。目前高中学生已达到1500余人,初中学生1100余人,住校学生已达到1600余人,学校宿舍修建于上世纪九下年代,其基本的生活设备设施已难以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求,学校硬件的投入缓慢,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如何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但靠硬件的投入一时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去解决,经学校课题组研究,着重从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宿舍文化氛围的营造,切实解决硬件滞后的问题。2.现实状况: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提升,学生对住宿条件的有了更高的需求,学校目前的住宿条件仍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水平,仅仅从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的空洞口号也学生也难以接受。为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3.我校实际1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应急机制有待加强;2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有待落实;3生活老师配备问题;4硬件投放与生活老师的相应待遇问题。学生生活能力培养:目前现状:1学生的个性心理易被忽视,容易造成封闭、孤僻的性格;2学校食堂业主为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学生营养的搭配;3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在家是小公主、小少爷多数学生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显现出来就是不自带碗筷就餐。4严重缺乏锻炼意识,有超前享受的恶习。二、研究价值:1.推进发学校的大力发展,办出农村中学的特色和亮点。2.面向学生:培养学生温文尔雅,切实解决农村高中寄宿制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宿舍文化。意义在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心态,解决学生寄宿在学校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和身理问题,培养阳光自信的高中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创新之处: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着手,切实解决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形成文明儒雅的生活习惯、互谅互让的行为准则,克服生活条件的不足,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选题理论:教育部《将农村教育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将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研究制定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指出,要认真总结现有的寄宿制学校办学经验,形成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寄宿制学校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四、研究目的和研究形式(一)研究目的1.研究目标:互谅互让的行为准则在学校进校进行开学教育的时候,学校就从相关的规章制度着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未成人的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江安四中学生安全卫生行为十不准》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通晓明白同学间发生矛盾纠纷要通过学校老师、德育处、保卫科等帮助下来解决,不能仿效社会方式靠打斗来解决。能有效避免学生间提意外伤害或发生群殴事件等。文明儒雅的生活习惯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配置一面班旗。学校有重大集会集合、大课间活动、放学等都由班级旗手举着班旗到指定位置。在食堂就餐、开水房打水、走读生放学都要排队进行。学生不得在楼道、教室、学校公共场所打闹推挤等。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道德风尚。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通过示范寝室的辐射、文明寝室的创建等工作,着力打造寝室文化氛围。让学生回到寝室且种舒适的生活环境。更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同学,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五、研究方法:1教育观察法经验推广法阶段小结法1由点及面法德育处和生活老师在每楼层间评选择出一间示范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