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咏物诗鉴赏》教案设计VIP免费

《咏物诗鉴赏》教案设计_第1页
1/8
《咏物诗鉴赏》教案设计_第2页
2/8
《咏物诗鉴赏》教案设计_第3页
3/8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咏物诗的基本特征。②了解鉴赏咏物诗的基本方法。③培养学生鉴赏咏物诗的基本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具体诗来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征。②在练习中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方法。③运用讲练结合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如繁星灿烂的诗歌的鉴赏,让学生了解博大、醇厚的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咏物诗的基本能力。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咏物诗的基本能力。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诗歌的鉴赏自1988年以来,一直是高考的主要考点。1994年以重在考查诗句排序、对偶、炼字、背诵等,1994年以后,则重在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而真正侧重从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考查考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是从1999年开始的。自2002年起则由客观性试题转变为主观性试题,题量加大,分值也增多。而古诗词鉴赏一直让大家感到困扰,那么今天我们就讲解咏物诗鉴赏。讲授新课(一)、教师介绍本知识点的基本情况1、《考试说明》有关诗词鉴赏的要求:①鉴赏作品中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②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③赏析表达技巧。④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2、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的特点①重诗歌,轻词曲。②注重比较鉴赏。2③注重考察修辞技巧。④注重情景分析。(二)、结合具体诗歌,了解诗歌的特征及鉴赏技巧。1、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二句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通过描写,写作者爱菊。“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三、四句由一、二句的描写转入议论。菊花的什么特点触发了元缜的诗情?外在特点: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内在的神韵、品格:历尽风霜而后凋,“卓为霜下杰”的坚贞品质。对菊花的赞美中寄寓作者的什么深意?还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追求,是诗人人格的写照。诗人借咏物以言志,将菊花的自然特点加以拟人化处理,使之成为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3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2、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作者:晚唐诗人,有才华,但屡试不中,一生潦倒。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抓哪些词语、炼字,分析小松特点?“刺”,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出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描写)三、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是指未长成的小松,后者指长成后的松树。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即作者借小松言何情,托何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三)、教师归纳咏物诗特点1、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42、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3、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四)咏物诗鉴赏方法总结1、读诗,诠释出诗句的字面意义;2、关注有效信息:诗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3、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抓物与志的“契合点”。4、体悟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5、熟悉诗歌常用的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包括三个方面:(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2)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虚实结合、用典、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3)修辞: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对比、排比、设问、借代、反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咏物诗鉴赏》教案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