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优秀课例大庆市靓湖学校王金影《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大庆市靓湖学校王金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4、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2、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教学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列举事例导入。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老师、父母教育的看法。教师: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老师也是如此,我们要换位思考。(二)活动一:七嘴八舌出示事例,让学生讨论:我姓朱,不是“猪”,可是我的同学都喜欢把我叫成“猪”,你不要以为是妮称。有些同学专门给我加上了许多不堪入耳的词,“猪屁屁”“猪脚爪”-----。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刚跨进教室,就听到有人叫“谁的猪脚爪这么臭”,全般哄堂大笑-----嗨,一言难尽﹗1、你有过类似被捉弄被耻笑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2、现在你对起外号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讨论后,请学生结合学校中的情况说明“起外号”的现象;结合各自的情况谈“被捉弄”的经历及自己的体验。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通过学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用事实说明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活动二:交往的困惑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进入中学的集体宿舍,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刚开始她有很多朋友,但后来一个个却躲着她,你猜这是什么原因?1、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确:因为小乔对他人漠不关心。2、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明确:应当对他人也多多关照。温馨提醒:对别人冷漠只能换来孤独和寂寞,人要有人情味,多关心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活动三:将心比心,感悟生活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多少,小明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小军偷偷看了小明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8分。小军于是很骄傲的对小明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课代表小丽对小军说:“真是给你一点阳光就灿烂,给你一滴雨滴就滋润,我考了95分,你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温馨提醒:别光顾笑话别人。在笑话别人之前,先笑话自己。学会理解他人的心情1、换位思考的要求是什么?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2、换位思考的实质是什么?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活动四:诗情画意教师出示短诗,与学生共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他们是可爱的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你的心情舒畅,拥有快乐,拥有朋友﹗总结: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教师做小结,音量由小到大,最后大家齐声高歌。用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做新课小结,用音乐渲染教学气氛,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