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教学片段炭步镇中心小学骆志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方法很多,如: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请教师生理解词义等。总之,方法很多。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巨人的花园》一文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利用表演的方法,巧妙地理解了“逃窜”的含义。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断:词义教学课例师:这个巨人的脾气不大。可能早上没吃饭,他发不出脾气。要不然怎么声音软软的像面条似的。(师以软绵绵的口气模仿学生读)“滚出去”,这样行不行?生:(大笑)不──行!师:这次让我们集体来当一回巨人!生:(声音洪亮)“……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师:看黑板,跟我把“逃窜”写一写。生:(书空──“逃窜”)师:“逃窜”是什么意思?愿意表演这个词的到台上来。生:(“5──4──3──2──1”,倒计时中,学生蜂拥跑上讲台。)师:我们表演“逃”没问题,关键是演好“窜”!“窜”时的样子,“窜”到哪里去?这一点很重要。为了表演一遍成功,我们再读一读课文,静静地看一看,认真地想一想,争取一次表演成功!生:(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师:齐读巨人发脾气的话,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逃窜’。老师说准备。倒计时‘3──2──1’。”生:(喊到“一”的时候,学生没有任何反应)师:(随机说道)咦?怎么“停电了”?我说“3──2──1”就是开始了。如果是运载火箭,倒计时“1”还不开始,那就麻烦了。1生:(大笑)师:重新开始,看看你们反应的灵敏度。“3──2──1”,(台下师生齐读巨人的话)“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生:(随着“滚出去!”的话音落地,台上参加表演的学生有的朝前跑,有的朝后跑,有的向左跑,有的向右跑“有的抱着头跑,有的猫着腰跑;有的索性钻到桌子底下……台上的同学真的是在“逃窜”。师:(迅速地走到讲台前,从讲台下、桌子下,把学生扶起来,此时,学生情绪激昂,笑声不断,场面热闹非凡)师:这个学生至今还不敢出来,简直是吓破了胆。(说着,老师弯下腰把黄镜乐从课桌下面扶起来)(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师:(老师把右手食指放在唇前,长长地“嘘”了一声,同学们迅速安静下来)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逃窜”大概含有哪些意思。生:“逃窜”,像箭一样逃跑。师:强调速度快。生:逃散。师:怎样“逃散”?你们表演了,有体会的呀。生:“逃窜”,抱着头逃,向不同的方向逃跑。师:结果呢?生:把自己隐藏起来。师:我们班的同学爱动脑,爱表现,爱总结。与老师一起合作,理解了“逃窜”。词义教学PCK1、借助表演,作为特有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幽默、诙谐,富有引导、启迪的语言创设了一种尊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对“逃窜”词语的悟对,然后运用自己的形象动作将其表现出来。3、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让学生抓住词语的重点,紧扣难点,做到有的放矢。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