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学习文中托物寄情的写法。2、品读语言,赏析写景的优美语句,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3、揣摩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教学难点:品读揣摩语言,进行圈点批注,学习运用修辞生动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件1)自然界中的各种花草,会唤起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偏爱淡雅高洁的荷花,有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人赞叹凌霜傲雪的寒梅。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关注的却是丁香、木槿、紫藤萝这样的小花。这些花虽看似平凡而柔弱,却透着生命的蓬勃与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她写的《紫藤萝瀑布》。二、预习汇报(小组汇报)1、学生交流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连词成句。组长汇报本组学生词语掌握情况后请其他组长汇报学生的词语掌握情况。迸溅、沉淀、船舱、伶仃、绽开、伫立、依傍、酒酿、蜂围蝶阵、忍俊不禁、盘虬卧龙释义:忍俊不禁、伶仃(字、释词、连词成句、汇报掌握情况、介绍紫藤萝花、作者、背景)2、向大家介绍紫藤萝花。(课件2)3、说说你所了解的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4、你知道有关的背景吗?三、诵读感悟1、大屏幕出示朗读指导:(课件3)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找一名朗读好的学生范读。文章的标题是《紫藤萝瀑布》,那我们就以紫藤萝花为切入点研读课文。2、再读课文。思考:(课件4)(1)试概括文章的内容。(2)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小组讨论)(3)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1)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2)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过渡: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被深深的感动了。(3)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4)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将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依旧会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4、提问: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内容作用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5、学习了本文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课件7)例:1、希望每个人都能荡起顽强的双桨,在生命的长河里搏击。2、花总会绽放,人应该向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