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开元盛世”班级:学号:姓名: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___________(姚崇);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___________。②_________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____________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________》,作者_________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____________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____________;创制新灌溉工具──_________。2、手工业方面:①_________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_______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3、________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________、洛阳、________、_________。②长安城:城内分为_____和_____,坊是居____区,市为繁荣的______区。唐都_______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_______,经济空前_______,仓库_____,人口明显________,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盛世”。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①继承性因素:前朝_________的继承。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______。③政治因素:国家________、政治________。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⑥群众作用:人民的____________。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第2课科举制的创立班级:学号:姓名: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____________的制度。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______________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