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10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三年级的语文《卢沟桥的狮子》。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认为有这样的几个亮点:1、整节课下来,我状态良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这节课的教学之中。教学内容把握较好,分析细致,注重了自然段的教学,较好地把握了三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2、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学时,我让学生朗读、思考、说话,想象几厘米高有多高,并比划比划。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做到了“放手”。3、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适时让学生在书上作批注、标记,如用“—”画出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用“﹏”画出描写狮子大小的句子。还要学生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词语“形状”、“大小”。再比如,作者为什么能把狮子的形状写得如此生动?通过我的点拨,学生明白了:因为作者把看到的写出来了,也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了。此时,我再引导学生:你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这样呀!这样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很到位!一节课下来,我仍然感到有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激励还做得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时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认为自己行!自己棒!自己能做到最好!201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