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奶牛的故事,反思:我的奶牛是什么?“奶牛的故事”就是讲了一个最贫穷山村的最贫穷人家,八口人都依靠一头奶牛养活,虽然很穷,但却安于现状,毫无进取之心。因为有奶牛这个赖以生存的借口,再加上自身的懒惰,养成了如此生活的习惯,而淹没了向更好生活努力的进取心和奋斗的目标。最后牛被杀,这一家人的生活却有了巨大改变,不但没有饥寒交迫,相反却使他们走向了新生。人都是有缺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奶牛”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奶牛”,我们背负着由我们的偏见、逃避、恐惧和借口所构筑成的沉重负担到处行走。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自欺欺人的局限将我们与平庸的生活紧紧拴在了一起。奶牛的死,实际上,是那一家人旧的生活的终结,而恰恰是他们充满了机遇的新生活的开始。我的“奶牛”就是教学工作中的满足现状和学习中的惰性,就怕打破这种相对安静的工作和和谐的氛围。平时工作中,总认为自己教了二十多年学了,取得了一些教学成绩,有了满足感,觉得自己不用再认真备课,课堂教学不需要进行改革了,用现有的教学基本功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也有点不思进取,不再愿意看书学习,不愿意动笔写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改变,工作总是在推着干。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作为这队伍的一员,我们一定不能再甘于平庸,要大胆的杀死自己的奶牛,确立新起点,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学习,勇于创新,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贡献,也翻开自己人生旅途的崭新一页。人生有限,生命弥足珍贵。所以,把握住当下的每一时每一刻,用目标激励行动,为头脑“充电”。重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工作中的前进方向,坚持不懈的读书、学习,用心的做好每一件事,珍惜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