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辰纲下落谈《水浒传》-石昌渝学者简介:石昌渝,1940年生于武汉;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历任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务委员;现任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文学遗产》编委、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文:《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确实有许多不朽之处。许多专家前一段已经谈了不少。那么除了不朽之处以外,它还有一些腐朽之点,还有一些长期流行的观念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澄清,要不然我们就可能误读,也可能误导。第一个问题——劫富济贫。劫富济贫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好汉行为,是劳动人民无可非议的正当要求。劫富济贫几乎是所有梁山好汉上梁山之前主要的生财方式。那么这种方式在当时究竟是不是进步行为?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凡是读过“智取生辰纲”的朋友恐怕都难以忘怀,这个故事确实非常精彩,充满了智慧。生辰纲的价值是十万贯。贯是什么意思呢?贯就是把一千个铜钱,中间它有个方孔,用麻绳串起来,那个就叫做一贯。那么十万贯它大体上值多少钱呢?一贯跟一两银子谁多呢?我们习惯上都说,这人很有钱,腰缠万贯。他非常有钱,他家财万贯。可想而知,这个万贯家财是一个了不得的财富,何况十万贯。那么过去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有家财万贯,算是富人呢?他首先得有一所大宅院,还有一个大买卖,或者是一大片土地。家里还得有一大群仆人,当然手里还得有大量的现钱。这比现在的一百万可多多了。乾隆年间,六七百两银子,就可以买一所大宅院。那么这个一两银子跟一贯到底谁多呢?一两银子或者说一贯它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比,能起多大作用?《水浒传》里边写到武松为了报仇找郓哥做证人,武松给了他五两银子,五两银子就是十贯。郓哥说,行了,五两银子,我让我爹生活三五个月没问题。可想而知,一两银子或者一两多一点,就可以让穷人家生活一个月。我给它粗略算一算,这十万贯恐怕要相当于一千万。北宋末年,政府每年都得加入一些新铸的铜钱,一年新铸的铸钱量是六百万贯。可想这个十万贯是个多么大的数字。这十万贯生辰纲,它肯定都是梁中书搜瓜来的民脂民膏,的确是不义之财,最后它的下落怎么样呢?劫富以后是不是真的济贫了?不,没有济贫,他们瓜分了。白胜就是那样,白胜分到了自己的那一份以后回去了,回去又去赌博了,结果官府从他家里边挖出一包金银破了案,晁盖等人就被迫上了梁山。晁盖上梁山以后,他就“拿出了所得生辰纲金珠宝贝,还有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物当众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啰”。从这几句话里边看出来,好像夺取的生辰纲也济了贫,也赏给那些小喽啰和小头目了。但是它没有说数字,没有说比例。那么我们可以从晁盖上山后不久,他们的一次抢劫活动当中,寻找到一些规律。这是二十回,这次一共抢到了二十多车金银财物,他没说值多少贯。我们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定这二十多车金银财物,价值一万贯。我们看晁盖是怎么处理的。他下令把这些财物分成两份,一半入库,50%,那么相当于五千贯,另外一半再分成两半,也就是说各25%,各两千五百贯。这两千五百贯当中,11位头领就是晁盖等八人,再加上朱贵、林冲等人,11位头领各得一份,另外一份是所有的小头目和小喽啰,七八百人平分,因此11位头领的所得是小头目和小喽啰的70倍。那么我们要注意到,这个70比1的分配,是晁盖上山以后,当了寨主,带领着小喽啰们一块去抢劫所得。而生辰纲不仅跟梁山这些小头目小喽啰没关系,连他庄子上的庄丁都没关系。因此晁盖不可能拿出生辰纲当中的50%或者25%,来赏赐给梁山的这些小头目和小喽啰的。因此智取生辰纲的结果是晁盖等八人,瓜分了这十万贯。那么对生辰纲的处理是不是带有普遍性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就是第五回。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行为。当时他们下山抢劫,杀死七八个客商,抢了两辆车子的财物。按照周通的建议,将抢掠所得分成三份,他和李忠各得一份,也就是说他们两人每个人都是33.33%。五七百个小喽啰小头目们平均分,他们分剩下的那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周通和李忠他们每个人所得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