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材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纵向作用是让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运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它的横向作用是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式),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本课的学习还有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以往第一学段的图画情境应用题的数模学习过渡到现在第二学段的文字应用题的数模学习。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解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及数量关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文明的数量关系。3、能用术语表达数量关系,并在实际问题中加以灵活应用。4、掌握速度单位读、写及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倾听习惯。教学重点:理解速度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术语表达,并灵活运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新龟兔赛跑师:同学们,今天秋高气爽,正适合运动,这不,我们的小乌龟和小兔子又赛跑起来了,大家还得龟兔赛跑的结果吗?生:记得,乌龟输了师:是的,不服气的乌龟收到那极速蜗牛的影响,改装起来了,快看他的馨装备,兔子也不赖呢师:今天我们就再去观看异常新龟兔赛跑,规则是三局两胜,看看第一局比的怎样?2、时间一定,比较输赢生观察第一局结果姓名时间路程兔子4分钟280秒乌龟4分钟240秒师:你知道谁赢了吗?生:兔子师:为什么?生:因为时间都是4分钟,兔子跑的比较远,所以兔子远了2、路程一定,比较快慢师:说的真好,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里,跑的路程远的就赢了,同学们观察的太棒了,第二局马上要开始了,我们再去看看谁赢了?姓名时间路程兔子4分钟280秒乌龟3分钟280秒生:乌龟师:咦,这次你又是怎样判断的呢?生:同样是280米,乌龟跑了280米,而兔子只有240米,所以乌龟赢了师:判断的很棒,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我们要比较时间来定输赢,看来乌龟的新装备还是挺厉害的,两局中乌龟和兔子打平了,只剩下最后一局了,看到底是谁赢了?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路程不同,时间不同,认识速度生观察第三节表格,发现时间和路程都不同师:看,这下兔子跑了280米,乌龟才跑了240米,看路程肯定是兔子赢了生:不对不对,不能这样判断,可以用速度来比较。师:恩,你们提到了速度,那么用速度你们怎样比较呢?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比较的方法。师请学生进行板演算式。生:240÷3=80(米)280÷4=70(米)80米>70米,所以,兔子赢了师:请同学来说说每个算式代表什么意思?240、30呢?生:第一个算式算的是兔子每分走的路程,第二个算式是乌龟每分走的路程最后进行比较。师:这个方法非常好,分别算出兔子和乌龟在一分钟走的路程进行比较,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利用同一段时间内的路程进行比较,比如两分钟,三分钟。。。师:这个方法也不错,并且这个方法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解,(课件出示线段图)通过线段图,比较一分钟的路程图,也可以看出是兔子赢了,那么兔子一分钟走过的路程80米就是兔子的速度,也即是80米/分,读作80米每分,表示一分钟走过的路程是80米,谁来说说乌龟的速度呢?(板书:80米/分)2、讲解速度的组成和读写生:70米/分,表示一分钟走过的路程是70米师:你说的太好了,表扬他师:同学们,为了让大家更熟悉速度,老师给大家找来一些生活中的速度,一起看看吧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师:谁来说说图片中的速度单位生:米每时、米每秒、千米每秒师:你能看出速度单位的特点吗?生:左边是路程单位,右边是时间单位,中间有个斜杠师:观察的不错,那么像速度单位中的每时、每秒、每分这样的时间,我们就叫做单位时间,而在单位时间内所行使的路程就叫做速度。我们一起读一读。师: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相信大家能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速度。(请学生板演)师生对答案。3、探究关系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