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第四小学落实教学常规细则构建高效堂、提升师能工作阶段性总结2013年是我市“师德师能双提升”活动年,我校以此为契机,依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计划,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以提升内涵、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现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切实落实教学常规细则(一)认真落实积极行动认真落实《虎林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鸡西市中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意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对照新旧管理细则学习,加强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开展领导听课制度;加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核等管理。教师们积极行动起来,严格按细则要求进行教育教学。(二)抓常规管理,教学活动有序开展1.领导听推门课教导处每月按时检查教案,老师们都能提前备好超周课,赵雅君校长带领校领导从3月2日正式上课就随堂听课,课后还与授课教师评课议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样做不仅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管理干部的综合管理水平。2.教研组活动常抓不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教研组的活动效果,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第四小学在做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重点关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教导处合理安排教研组活动,学期初给每个教研组下发本学期的工作要点,让每个教研组结合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周周都有教研活动,单周为教研组研讨交流,双周为集体备课,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题。同时还鼓励学科整合,鼓励各组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四小学教研活动一直有效地开展,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继续搞好集体备课和互听课活动各教研组按照“五步式”集体备课步骤,每双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负责学年组领导深入教研组集体备课,组织教研组老师听课,评课。4.改革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尝试突出评价赞赏性、激励性、自主性认真使用《鸡西市小学生素质教育手册》使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多样化和多元化。综合素质评价,由虚向实发展。5.积极开展潜能生转化工作开学初建立潜能生档案,制定转化潜能生目标及计划,工作中不断探索转化潜能生工作的办法。切实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6.深化小学生养成教育成果坚持每天读书、写字、演讲、口算训练,为学生编制养成教育练习册。认真落实《虎林市中小学读书和写字活动实施方案》,把读书和写字抓实抓好。(1)建立晨读晨写制度。我们认真开展读书写字活动,每天早晨20分钟师生读书写字活动。每天早7:10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在自习室早读、写字,有早自习教师在班级带领学生早读,组织有序。师生在快乐读书写字活动中共同成长。(2)积极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更好落实学生读书活动,学校要求各班建立起自己的图书角,做好图书的登记,班级安排专人负责图书借阅登记,充分发挥班级图书的作用,资源共享。(3)为落实养成教育“七个一”虎林市第四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演讲和口算训练,要求3——5年级每堂语文课前进行一分钟演讲,1——5年级数学课前都要进行口算训练,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导处还定期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口算比赛。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8.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按转出转入手续办事,确保不使一个学生流失。教导处现正组织班主任按照视导室要求进行新学籍信息的录入工作。(三)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加强三级课程管理,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上好地方课程,开发完善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强对课程开设情况的检查,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和建设的能力,提高实施地方课程和建设校本课程的质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坚持与创办特色学校相结合的思路,严格审批程序。加快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坚持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师生管理制度。二、努力构建高校课堂(一)学习《鸡西市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指导意见》践行“先学后教”指导教师练习编写导学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