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郭建斌摘要: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面临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可采用“诱导学习型”教学模式,从整个中职数学知识体系的角度来传授各部分知识、进行教学内容延伸,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美感,由此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兴趣激发数学学科是一门公共学科,强调思维逻辑,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学生学习其它各专业学科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中职学生的基础一般相对薄弱,数学教材中随处可见大量的数学符号以及复杂的数学公式,对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从而也成为学生们长期感到较为棘手的一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能够有效激发出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良好渠道,目的在于能够使他们步入社会后,能够带着属于自己的思维系统去分析和解决日趋复杂的社会事务。基于此,下文提出如下教学思路。一、采用“诱导学习型”教学模式结合目前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国内很多中学的高中阶段刚刚开展起来的“诱导学习型”教学模式立足于诱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数学问题出发提出和确定要学习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网络资源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应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具有互动性质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概括。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一般不仅仅只是教材中已经固化的内容,而是以教材为基础,适当对课堂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际研究过程,领悟和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为学生提供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问题是“诱导学习型”教学模式开展的前提,也是该模式的关键内容。在“诱导学习型”教学模式开展的最初,要确保教师和中职学生共同始于同一起点,面临同样的新事物、新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师生能够产生更加平等的互动。但为了使学生的研究不陷于盲目,更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教师事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掌握大量有关诱导型学习的资料,面向学生大力宣传诱导型学习的有益之处,使学生认识、了解、熟悉数学的内容与方法,并由此激发学生对诱导型学习的兴趣;二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时间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跟所学问题有关资源,并且通过Email或网上共享的方式进行交流;三是培训和促进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和使用技巧。如Word、PowerPoint、Excel、Flash等软件的应用。二、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性极强的知识体系,数学教材的每一章教学内容之间都具有环环相扣的逻辑顺序。对于此,中职教师在讲授具体内容之前有必要先把整个知识体系概括性地向学生介绍,并且在讲授每一章内容时,要以整个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例如,在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中,函数问题是学生面临的一个基础问题,函数问题是其他后续知识一个重要基础,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向学生们详细讲述函数中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对应法则”的实践意义例如可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自变量”可理解为“自己发生改变或首先发生改变的变量”,带有主动性,而“因变量”则是“由于受到自变量变动的影响而相应产生改变的量”,带有被动型,“对应法则”则是有效连接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纽带,然后,教师还可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并设置一个标准的直线方程或圆方程,以此进一步向学生阐述自变量、因变量、对应法则之间的对应过程以及整个函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已经把直线、圆方程以及其他几何等相关内容的框架呈现在学生眼前了。教师向学生介绍上述知识脉络后,就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能够给对整个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在兴趣得到增强的同时能感觉到“课本变薄了”。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授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