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极大的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许多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迅速发展,而港口物流则是物流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港口物流将各种物资流动与交换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托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对港口资源整合进行优化。在这种完善的体系下,港口所提供的服务就更加全面。港口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物资流动里非常重要的节点,为加速货物流动速度、增加货物流动量以及为当地企业经济飞速发展增添了很多动力。这十分有利于我国以港口为依托的各级城市的崛起。我国拥有1.8万千米海岸线,11万千米以上的内河航道错综复杂,同时还含有数量极多的大小各级港口。根据归纳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的大小港口多达四百多个,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共有36个,百万吨港口也是数不胜数。在当今环境下,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进出口贸易繁荣发展,带动国际物流业飞速发展,港口物流在起到物资中转的作用的同时,还应具备多种物流功能,只要发挥出其国际物流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作用,将会对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增长起到强大的拉动作用。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各大港口也正在学习国外成熟大型港口的先进经验,在逐步引进并改进企业港口基本设备以及加强港口物流服务能力。在我国,青岛港是具有126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港口,主要从事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和国际客运服务,货物种类主要有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粮食等,青岛港由青岛港区、黄岛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四大港区组成。青岛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位于我国北方海运中心-环渤海地区,东与日韩朝鲜隔海相望,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带非常优势的出海口,具有十分优越货物交流中心的经济与自然条件,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世界第七大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面对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它必将拥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青岛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因素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完善了其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全年货物吞吐量逐年上升并于2016年突破五亿吨大关。今年以来(2018年3月份),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持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船舶准班率一直保持100%,创出了单机平均效率每小时39.74自然箱的世界纪录。3月6日上午,青岛港与西班牙穆尔西亚自治区卡塔赫纳港在海尔洲际酒店签约建立友好港关系。至此,青岛港建立的友好港已达22个,青岛港的世界“朋友圈”越来越大。建立友好港后,青岛港与卡塔赫纳港将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战略机遇,共同围绕港口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绿色低碳、员工培训、作业流程优化及装卸效率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对于青岛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进程,推动港口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港口物流相比较国外成熟的大型港口毕竟基础薄弱,在迅速成长的同时,也显露出很多状况和问题,比如港口企业规划不够详尽,与国际标准差较远;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低;目前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运量规模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运行效率不高,货物中转转运所耗费的成本约占全程物流成本的30%。多式联运发展滞后,已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短板”;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绿色港口的建设也要提上日程。由此可见,青岛港的发展不单单代表的是港口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其发挥水平已在世界前列,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节点,在现代物流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的情况下,理应为提高青岛整体竞争力、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和我国的“一带一路”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采用恰当的技术和理论方法,分析青岛港口的先进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为奠定青岛港在北方航运中心的龙头地位、促进环渤海周边港口物流发展和分工布局、实现青岛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是一个亟待解决又意义深远的课题。1.1.2研究意义对青岛港口物流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