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案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介绍陶渊明的文章,以备与同学交流。2.扫除字词等阅读障碍,以备教师检查。3.将课文表现五柳先生的具体内容列成表格。课时安排两课时2.第一课时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教学设计导入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板书课题)一课前架桥·准备尝试1.认知生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读一读,写一写,集中掌握:嗜(shì)辄(zhé)吝(lìn)箪(dān)黔(qián)汲(jí)俦(chóu)觞(shāng)欤(yú)2.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不设置思考题,只要求大家认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后指导学生朗读。二出示目标·尝试引领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段逐句地解释全文,并做好笔记。教师巡视,要关注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让他们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询问。最后由学生课堂讲解,相互交流。①每有会意②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环堵萧然⑤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⑦以乐其志⑧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三自主学习尝试探究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2.朗读、背诵课文。1.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本文主要赞美了五柳先生什么样的思想品格?2.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本文是否可以看做是陶渊明的自传?3.找出课文中的否定句,谈谈大量使用否定句的作用。4.从本文来看,你认为写传记应表现哪些内容?交流展示·尝试确认1.作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隐者风范: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书中求乐:好读书,不求甚解。率真放达: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安贫乐道: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本文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2.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自传。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学生未必能谈得透,可以教师讲解为主)作者托言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3.作者在文章中声声言“不”,处处表现五柳先生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和他的高洁志趣。(教师可先讲一讲什么是否定句,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一找,并略作分析,教师略加点拨)4.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写详细。如本文就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思想、性格、爱好、生活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有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写传记要紧的是要真实。五运用检测尝试评价1.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代人物,本文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2.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3.在表现人物上,有些内容今天看起来真的不敢恭维。对此,你怎么看?4.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为什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