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哈九中语文组杜平《小狗包弟》教学设计课题小狗包弟授课教师杜平学校哈九中学生特点善于钻研、勤学好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本课知识概要分析了解文革,导入新课。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借助材料,展开讨论,进行价值观教学。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由教师引出巴金:有一个人,在他一百岁生日的时候,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这个人被人们说成是“20世纪全世界的良心”。而这个伟人在2005年的十月十七日去世了,这个人谁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做个小结:巴金,原名李尧堂,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随想录》二了解写作背景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是其中一个。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他是用文章的形式说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三积累字音,字形甜舐作揖租赁叱骂解剖堕落舐犊情深缉毒修葺编辑四整体感知1、了解文章大意:2、小组合作讨论: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教师启示,然后总结: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学生就课前所搜集到的关于巴金的资料作一些简单的介绍通过搜集关于巴金的资料并简单了解写作背景──文化大革命学生自渎课文,通过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对作家作品的了解。通过搜集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资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包弟”的经历和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此题锻炼学生归纳能力与表达能力。与包弟亲密接触──欢喜包弟成为包袱之后──忧虑刚送走包弟的时候──轻松送走包弟不久──沉重现在──愧疚五问题探究1、文章第一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引子,似乎游离了文章的中心,你认为这段文字是不是显得多余?为什么?教师小结:不多余: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⑵这样写是为了引出小狗包弟的故事。并且上下对比,一个是受到了肉体上的折磨,一个则受到了精神上的折磨,这就是文革给人民所带来的痛苦。2、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小结:⑴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⑵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3、对于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你觉得它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小结:⑴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从细小事物中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窥一斑而知全豹)⑵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切忌平淡。⑶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以情动人,并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安排材料的详略和次序。六课堂训练1、教师引导:著名作家冯冀才说:具书解决字词由于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所以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说说文章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小组研讨问题,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抒真情的精神,理解文章主旨。以小组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