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思多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我的教学主张我的教学主张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思多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广州市教研室杨健辉老师在今年三月的从化市的调研中,根据听课情况反馈,提出一个要求:课堂不能图表面的热闹,上要让学生静静地思考。确是,数学是智力的体操,思考非常重要,只有让学生不断去学习去思考,学生才会越来越聪明。学习的过程是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学生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我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一般来说,学生学习的内容的20%左右的知识是不用老师讲,学生自己就能掌握的;70%左右的知识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掌握;只有10%左右的知识需要学生在独立思考、积极讨论之后,由老师提示、点拨、讲解之后才能掌握。这样就告诉我们一节课的内容,实际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不是很多,更多的知识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研究。所以我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说”是用语言表示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数学课堂中,我将生本理念有机渗透到教学中去,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说,让他们说算理、说解题方法,说易混淆之处,说赏识之处,错题点评等等。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我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了解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从而及时地掌握它们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了解他们的思维缺失之处和知识盲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补缺补漏,使教学更高效。学生在说的同时也会闪现精彩、有价值的思维火花。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真正主动参与、能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为了做到上述要求,一要创造机会,营造学生“说”的氛围,让学生有“说”的欲望。二要教师加强示范,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特别是讲述概念、计算方法等,三是教给说的方法和说的次序,真正让学生学会“说”。学生先学先说我再讲,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我不说,我就讲学生那些经过研究也不会的,会的不讲了,我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老师还要把握让学生说的时机,可小组合作时说,四人小组在平台上展示思考的过程,也可在学生强烈想说的时候让他说。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会越来越好!课堂时间本来就是学生的,我们占得过多,学生剩得就少。把40分钟还给学生,给他们留下足够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说的机会,可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课堂也会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