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新文化创设新路径让新教育伴随教师的专业化一道成长教师讲座王惠明今天,我就把我校参加新教育实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考、实践与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涵养新文化创设新路径——让新教育伴随教师的专业化一道成长》。我的汇报分为四个部分:一、站在文化的视野诠释新教育实验。进入新世纪,正当我们思考学校教育如何面对新时期的挑战,肩负起文化使命,实现学校新发展的时候,我们有幸看到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进而对其提出的四大转变、五大理念、六大行动、十大领域有了全面的了解,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随着对新教育实验理念理解的不断提升,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一所学校其成功之处,最具价值的、最值得我们品味的并非仅仅是校长、是名师、是优雅现代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起着引领学校办学育人功能的学校文化。只有文化,才能使偶然的成功变为必然的结果,才能使一时的辉煌成为永恒的坐标。基于这种认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目光锁定在了新教育实验上,并力图全面理解其深邃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本质。站在文化的视野,结合我校的历史文脉,我们这样来诠释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从人性出发,关照教育过程中人的情感体验、生命价值,是一种呼唤人文回归的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在继承中发展,在涵化中创新,注重个性化的学校打造,倡导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精神与西方教育技术嫁接,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成性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以草根化的发展模式,依靠教师、注重实践,是一种充满智慧和激情,能够促进教育解放的行动研究。我们感到:新教育,新在人文,把人的发展放在了首位。“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一观点,让教育的人文性走向了丰满,走向了真实。这个核心理念,是一次历史的超越,它把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对待,对教育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给予了必要的关注。受这一思想的启迪,我校把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三个方面:第一,确立了“走进孩子心灵,用真爱和真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选择和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第二,制定了“学习兴校,名师兴校”的发展策略,倾力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第三,公开推出“让社会认可,让家长满意”的服务承诺,将其作为评价自己办学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正是借鉴新教育实验的思想,以人为本,关照了学生、关照了教师、关照了家长,代家湾小学的教育才真正地实现了关注人、发展人,才拥有了真实的价值意义。我们感到:新教育,新在生成,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的创新。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的教育界精英的感情归属,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新教育实验是尊重中华文化和学校优良传统的教育,对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采取了继承和扬弃的态度,这体现了新教育实验的智慧魅力。第二新教育实验既倡导共性的理想教育,又欢迎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它是各种思想交融、碰撞、发展、创新的平台,是一个共生的家园。第三新教育实验能够与时俱进,及时、高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管理科学,使我们充满希望地走上了21世纪教育发展的高速公路。新教育实验,其继承性决定了其深度,其包容性决定了其广度,其现代性决定了其速度,正是这种生成性的特点,让新教育实验众望所归,引领潮流。在构建一实验个性化的发展模式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固本强基、推陈出新这样两个原则。一方面,我们大力弘扬甘于奉献、敬业乐道、合作共生、崇尚一流的学校的优良传统,将其作为学校的主流文化来经营;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倡导博爱宽容、张扬个性、细节服务、自主创新等新的文化理念。例如过去我们宣传教师的奉献,一直强调的是红烛精神、春蚕精神。但从人性和人生价值的角度上看,这些都是不完美的,近似悲壮的。现在我们在其原有的内涵基础上,丰富了两个内涵:一个是双赢的理念,奉献不是毁灭自己,而是在让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和进步,包括物质上的收获;二是效益的理念,奉献不是给孩子带来压力,让孩子感到恐惧,只有高效益的奉献,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崇高的。我们感到:新教育,新在行动,以行动为原点,增强实验的生命力和改革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