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如此美丽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感(凤翔县郭店三岔小学程建新)事情就发生在一节一年级语文练习课上。“我真想当个科学家”,“我真想考双百”,“我真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响亮而准确地把句子补充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开小火车,每人说一个正确的句子,看谁说得好!”各排同学纷纷举手。“我真想……”,一列小火车快速地开着。忽然,到一个小男孩那儿,“火车”停下了。我微笑着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小男孩,他抬头望了望我,终于小声地说:“我真想娶个老婆”。我听他胆怯的声音,心里一愣,不相信他会说出这样的句子,但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不在全班引起哄笑,我便走下讲台,来他身边,附下身来问道:“王郑,你刚才说什么?再悄悄说一遍,告诉老师。”这时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真想长大后娶个老婆。”他同位的小女孩听了大吃一惊,马上大惊小怪地想重复了一遍,我马上示意她不要大声宣扬,拍了拍男孩的肩膀,让他坐下。这事要发生在新课程改革以前的课堂上,我会火冒三丈,严厉地斥责学生思想不健康,说话不文明等等。然而现在,我的心情异常平静,没有发火,没有训斥,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火车继续顺利地开起来,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只有她的同桌听明白了)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正是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我没有对学生进行指责,而是心平气和地在课后和王郑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谈心。在教室门外,我蹲下来,微笑着轻轻地问:“王郑,能不能和我说说你当时为什么说了那一个句子?你现在有没有想出更好的句子?”他见我这样温和,一点也不紧张,笑着说:“那回我听我哥哥说的,一开火车我随口就说出来了。”“现在你还想出真想干什么?”“我真想当科学家!我真想考一百分!我真想飞上天!”他一口气笑着说了三个句子,看来他对同学们的回答听得非常认真,记得也很牢。他会说出三个句子,这堂课的学习任务他完成了。假如我当时没有给他留面子,训斥、指责,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他胆战心惊,我怒气冲冲,其他孩子也不敢乱动,教学还怎么进行,学习任务怎样完成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我想:孩子只是说出了自己听到的话,又符合句子的要求,我们没有理由指责,至于句子的思想内容,我想孩子幼小的心里肯定是一片空白。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分辨是非对错,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这才是教书育人的关键。“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天真可爱的小孩子来说,“良药何必苦口,忠言又何必逆耳!”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说有错误的同学是“石”,那么教师就要做让“石”臻于完美的“水”,因为只有这样,粗糙的石头才会被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何况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故意要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