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圆圆过中秋,我们在一起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操,每一年的中秋节前后,我们都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带领幼儿在活动中领悟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中秋节前一周,老师们会带领幼儿通过谈话讨论、阅读绘本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学说中秋传统儿歌、学唱中秋歌曲、背诵古诗等活动,让幼儿简单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并通过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再配合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食物及中秋节的意义。第二,教师根据不同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准备了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如:小班幼儿利用粘贴、涂色、撕纸等活动装饰月亮、月饼;中班幼儿利用绘画、渲染、泥工、废旧材料制作等形式创意制作月亮、月饼、灯笼等中秋相关物品;大班幼儿在认识简单月相、了解月相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剪切、粘贴、折纸、亲手制作月饼等形式进一步完善中秋节的活动。第三,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幼儿园还会组织幼儿进行“中秋经典诵读歌咏会”活动,幼儿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编排出生动活泼的节目,如:歌曲表演、故事表演、诗词诵读等。孩子们在对故事、儿歌、歌曲和诗词的学习及节目的编排和表演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中秋节的快乐。第四,在中秋节当天,幼儿园还会邀请我市著名面点制作企业的月饼制作师傅来园亲自教授大班的幼儿和老师们制作月饼。孩子们在面点师的指导下一起和面,一起揉面团,一起包馅,一起用月饼模具打月饼,孩子们捧着做好的小月饼,如获珍宝一般,直到看着香喷喷的月饼热气腾腾地从烤箱里取出来,孩子们兴奋地又蹦又跳。晚上离园时,老师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月饼一个个包装好让幼儿带回家。有的孩子一直舍不得吃;有的孩子吃完后在家里教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还带给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品尝;还有的孩子直到家里人都聚齐了,团圆在一起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将月饼分给大家吃。孩子们又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感受着中国人的智慧,品尝着“舌尖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