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张贺卡》教学设计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李明丽《制作一张贺卡》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备课人: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李明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处理图片的基本技巧。2、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组合图片素材制作作品。(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创造力和鉴赏美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美好情感。(四)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成功。激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热烈、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问题·分层·活动》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的各种操作的综合运用。2、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画图程序的综合运用。通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将部分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观摩,让学生说有回报,比有收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也高低不一,个性特征更是多样化的,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给每个学生以重要感和成就感。教学设想及设想依据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体裁,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难点。通过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美好情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任务驱动:在这堂课中,为《制作一张贺卡》设计了两个小任务。将新的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对所承担的任务进行分析、操作实践。在教师的演示操作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而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变为主动的做,将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2、课程整合:在本课教学中,将美术、语文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将运用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1、网络教学多媒体网络能透过多种资源实现将教学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建立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实现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并能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角色地位,使二者易建立同学或共学关系。还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2、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根据本课教学的需要,整合美术、语文等有关知识,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音乐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各种贺卡的精美,并用不同的图片、语句去表现各种情形下的贺卡让学生有感所思,有感而发,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课题《制作一张贺卡》教学时间2006-12-20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一步熟悉编辑加工图片的操作。2、学会综合运用处理图片的基本技巧。3、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组合图片素材制作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成功。激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热烈、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美好情感。教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