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花都区狮岭镇罗洞小学张燕兴【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这首诗是盛唐著名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古筝曲《阳关三叠》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1.(播放音乐《阳关三叠》)。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出示古诗,学习生字二、学习古诗(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1.解诗题,知作者。(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齐读课题。(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同学们,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2.抓字眼,明诗意。(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利用工具书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3.多诵读,悟诗情品读诗句,以读悟情1.过渡: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王维的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他的诗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诗中的诗情和画意。2.师范读诗的前两句,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交流: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5.过渡: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晨,诗人王维要送自己的朋友元二到哪里去?元二这一路长途跋涉,辛苦万分。6.引导学生感受: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7.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学生品读。8.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加深理解。(4)、仿写古诗,体会美好的友情。因为工作的调动,花都的小李要到广西去。小李的好朋友陈明来为他饯行。这天清晨,下着蒙蒙细雨,地上的灰尘也湿润了。茶楼旁的榕树被雨水冲洗后,变得更加翠绿。茶楼里,陈明为小李倒了一杯又一杯的茶,希望和小李多叙一会。陈明知道小李在外地没有什么朋友,等小李西行出了德庆,小李就很难再有一个知心的朋友了。此刻,陈明想到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吟起了他仿照《送元二使安西》为小李所作的《送小李调广西》……请你想一想,写一写这首《送小李调广西》。三、熟读成诵,交流积累1、背诵古诗。2、交流课前布置收集的课外的送别诗,体会诗中的情谊。2师总结: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背诵、默写这首古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