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溪初级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之《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各中小学: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浏阳市教育局推进“传统美德教育”德育项目化建设要求,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中小学生品德修养,兴起“继承民族文化精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的社会风尚,创建德育特色。现就开展以“传统美德教育之《弟子规》进校园”制订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弘扬传统美德、有效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为原则,以诵读经典为载体,切实提高中小学生道德人文素养。二、活动目标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国学根底,具备良好的国学素质,初步具有中华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素养。2.打造国学特色品牌。整合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倡导特色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传统美德教育”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水平,提升教育品位。3.树立优良社会风尚。通过学生、教师、家长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广泛传播,使传统美德教育得以传承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导“继承民族文化精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社会风尚的形成。三、活动主题诵《弟子规》行圣人训养好品行四、活动对象全体小学生和初中七、八年级学生。五、基本原则1.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在常规教育活动中体现传统美德教育的思想,在传统美德教育中解读常规教育的要求。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扎实持久,要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传统美德教育自身的规律。2.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注意讲解规范言行、修养身心的传统做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给传统注入新生机,升华新境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谦恭有礼、善雅有为,知行合一,使学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养成儒雅的君子之风。3.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在浏阳市以“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德育项目化建设中,各班级要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把传统美德教育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动力。4.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构建书香校园,在学校整体环境的设计、规划上,既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又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5.与德育教研科研相结合。教科室要把握时代脉搏,站在教育制高点,研究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找准切入点,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六、内容要求针对中小学不同的教育阶段,实施不同程度的“《弟子规》学习”,把“学习《弟子规》”作为爱国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中小学每周安排一课时,保证每天15分钟的诵读时间。小学:①1-2年级:学习记忆阶段。活动第一阶段,重点在宣传、学习和记忆。②3-4年级:学习理解行动阶段。《弟子规》是文言文,学生理解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教师逐句给学生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理解。③5-6年级:行动内化提升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全校性活动,以书、写、讲、演等一系列方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推进实施,目的是把“弟子规”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内化为行动。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和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弟子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伴随一生。初中:七、八年级:内化习惯树立典型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后,各校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化情况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起榜样。学校根据《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情况印制《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指导家长用良好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构建“和谐家庭”。七、实施步骤1.筹备动员。蕉溪中学召开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之《弟子规》进校园”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下发中小学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2.全面展开。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