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2、初步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正确的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计算器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几乎全部使用过。鉴于这样的认知基础,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键。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学会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出题用计算器计算,学生兴致浓厚,在自主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会本领。同时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到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要用计算器计算,计算器在计算大数目的题才能发挥它的优势。不足:1、学生带来的计算器各式各样,有的是普通计算器,有的是科学计算器,计算器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最关健的是计算位数不一致,这就带来课上计算时的不统一,给上课带来很多的不便。2、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与估算结合的意识。在教学时,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一不小心就会按错键,输入错误数据,导致结果有误;或者按健顺序搞错,也发生错误。因此,在计算前应该培养学生先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然后再计算,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正确率。这一点,我在上课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后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