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联考201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l、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后填写。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24.“地方志鼻祖”《绝越书》中写道:“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正确;伴随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禹时代“以铜为兵”,以及禹铸九鼎是可信的。这说明A.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B.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25.“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A.汉家制度常以儒学包装法治思想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D.汉宣帝时儒生的地位开始下降26.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可用来说明A.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B.经济政策制定在于维护封建统治C.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D.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27.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日无言。”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正确地揭示出明朝灭亡的根源B.批判理学家贬低孔孟学说地位C.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实际D.正确认识到明清儒学不适应时代需要28.图8是《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B.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页1第29.1912年悦来茶馆上演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川剧《黑奴狭义光复记》。该茶馆在当地的报纸上称“…其中历叙黑奴亡国之惨状,恢复故国之光荣,尤令人可歌可泣,可欣可羡,能激发人种族思想,爱国热忱”。以上材料说明A.民国茶馆成为引进西方文化的首要阵地B.人民群众肯定了民国茶馆的教育功能C.民国茶馆打破演员不得入内的社会歧视D.茶馆表演成为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力30.194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做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及其附件,规定了地主减租减息的基本原则;1950年中共中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主张减少地租,减轻利息,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当地恶霸。土地政策的调整说明A.中共均采用了和平与渐进的方式进行土改B.国家通过强制的手段获得地主的土地C.国家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来自于国情D.中共均以缓和农村阶级矛盾作为土改目的31.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而提出的是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32.《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