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小学小组课教案施教时间:2014年5月27日教师:赵海玲课题:20欢乐的泼水节本课为第_2_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通过诵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通过诵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读熟课文并能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诵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上节课的词语,先认读有拼音的词语,后用白板笔去拼音开火车读西双版纳凤凰花瓢桶意味吉祥如意互相幸福2.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泼水节的欢乐?二、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一年一度”什么意思?2.“迎来了”表达了傣族人民怎样的心情?3.谁能把傣族人民这种高兴激动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三、学习第2自然段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人们在干什么?表情怎样?心情呢?2.课文从哪里看出人们的快乐心情呢?自读课文,圈圈画画板书:提着桶端着盆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说明人们对泼水节已经盼望了很久了。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这句话,齐读3.他们泼的水是随便准备的吗?指名读第二句话。说明了什么?(人们很重视,很讲究)4.还有哪里看出人们的快乐心情?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望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互相追赶灌泼笑开了花可以看出人们的欢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互相追赶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谁能读出人们这种欢乐的心情吗?5.浑身湿淋淋的,为什么还这么欢乐?指名读最后一句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6.课件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人们非常高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好?为什么?能把强烈的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四、学习第3自然段11.傣族人民除了互相泼水以示祝福外,他们还举行了哪些活动进行庆祝呢?自读第三段2.人们喜欢这些活动吗?从哪儿看出来?铺满、回响、唱、跳、赛、不肯离去说明人们的快乐。能读出来吗?3.比赛读。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习字册完成3个生字的书写。3.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板书设计:20.欢乐的泼水节早早早已追赶泼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