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内涵及意义(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内涵1.警察职业道德的定义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有指导和约束的作用。每个职业都存在其各自的职业道德。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警察权力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1]对于不同的行业,职业道德有着不同的要求与规范。人民警察作为我国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因此,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相比其他行业要更加明确且严格。总的来说,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客观层面指的是,人民警察在工作中所应遵守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国家为规范警察机关行使权力所设定的,不以人民警察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这要求人民警察在工作中,须以这些道德规范为指导,明确自己在工作中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主观层面指的是,虽然在客观上,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存在明确的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对其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但现实工作生活中,人民警察所需处理的事务不计其数,人民警察道德规范不可能对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事务处理进行规范,只能从大体上给出工作的方向及方法,对人民警察工作进行规范。其余的,只能凭借人民警察在主观上依据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凭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不超出人民警察道德规范所规定的范围内,灵活变通。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在两个层面上的意义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客观标准,后者是前者的内化。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特征人民警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稳定。[2]所以,人民警察较其他职业来说相对特殊,也即因此,人民警察这一职业有着其他职业所不具有的本质特征。第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人民警察作为我国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暴力工具,其体现的是我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要求人民警察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所以,以实现我国统治阶级意志为本质目的的人民警察职责任务决定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第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法定性。职业道德一般只是一种社会规范,对从事各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引和约束。但人民警察作为代替我国行使公共权力的职业,其职业具有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特殊性,所以其职业道德要求较其他行业更为严格且特殊。在很多时候,人民警察职业道德都是通过法律形式体现出来的,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国家在法律里面明文规定好的,身为人民警察若不按照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行事,则是违法的,是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例如,当我们在闹市区遇到恶性伤人事件时,我们可以逃离现场不去帮助受伤的人,因为见义勇为只是一种道德规范,并无强制性。而人民警察则不同,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群众安全,是人民警察法定的职业任务因此,在其他人可以逃离危险,不见义勇为,选择保护自己时,人民警察不行,人民警察必须挺身而出,因为见义勇为、除害安良等对为社会所倡导的社会规范是人民警察法定的职业道德,若人民警察不履行这些规范,就违背了法律,需要追究法律责任。因此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法定性。第三,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具有突出的指导示范作用。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在人民心目中,是正义和公平的代表,其所作所为都为人民所尊崇且效仿,是其他职业道德的模范。对其他职业道德起着指导示范的作用。因此其职业道德具有突出的指导示范作用。(二)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同的国家对警察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在我国,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是根据《人民警察法》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等与人民警察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文来加以规定的。具体要求包括:一,对党忠诚。我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者,人民警察作为保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实现的主要力量之一,必须保证对党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