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欣赏:《蓝花花》二、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歌曲和钢琴曲《蓝花花》,演唱歌曲主旋律,感受陕北民歌独特风格和韵味,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2、通过歌曲《蓝花花》的学唱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并能够理解“变奏曲”的相关音乐知识。3、了解“蓝花花”的故事和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原始的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成高水平的钢琴作品的。4、通过欣赏各个不同地域的歌曲,了解和分析音乐和地域环境的关系。三、教材分析:陕北民歌《蓝花花》以甜美流畅、开阔悠扬的信天游曲调咏唱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全曲采用了叙事的手法,分节歌的形式,口语化的歌词,舒缓的节奏较为成功地塑造了蓝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根据这首民歌改编的钢琴独奏曲,采用主题变奏的发展手法,有层次地集中刻画蓝花花的美丽与坚强。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蓝花花》这首乐曲了解陕北民歌特点2、听辨钢琴变奏曲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地形图。看,是哪里的地形图?中国对,中国。这个雄鸡一般的国土,不仅有群山,草原,沃土,河川。还有着这些不同地域孕育的不同文化和历史。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同走进中国的陕北,通过音乐去了解那个曾今陌生的“它”。二、欣赏体验,学唱《蓝花花》主旋律1、听歌曲《赶牲灵》请你仔细看短片,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看到了农民伯伯赶着牛车在山道上赶路听到了他们唱的陕北民歌师:如果让你来形容陕北的地域环境你会怎么说?怎样的歌声?生:空旷,千沟万壑(住的远,山上山下讲话用喊)高亢,奔放,婉转师总结:在陕北,人们用歌声歌唱家乡,歌唱生活。也歌唱在这片黄土地上发生过无数的故事。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来讲一个《蓝花花的故事》。三、欣赏女声独唱《蓝花花》1、初听歌曲《蓝花花》,了解歌曲主要内容。师:首先请你听一听,这是一个喜剧故事还是悲剧故事?生:悲剧故事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告诉学生是从旋律,歌词做的判断)2、师介绍《蓝花花》的故事选读歌词: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没有高梁儿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就数那个蓝花花好,正月里的那个说媒,二月里定,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我见到我的情哥哥,有说不完的那话,咱们俩人死活哟站在一搭,咱们俩人死活哟站在一搭介绍故事:在陕北固临县临镇某村有一位女子名叫蓝花花,长得很美,热爱自由生活,后被地主周家强娶,但是蓝花花并没有屈服,为了追求幸福,她不惜拼上性命,坚决反抗封建礼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样一首:(点课件)抒情性和悲剧性的叙事曲3、学唱歌谱第一遍:唱歌谱(心里唱)第二遍:放出声音唱第三遍:老师唱,唱前提出:刚刚我们从音乐中听到了陕北的地域特点。那么,这段音乐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的呢?请你听老师唱,说说这四句旋律,有什么特点?(边唱边用手势,提示上下行)上,下,下,下生:……师总结:1、旋律下行比较多,像哭腔。2、有三个结尾都有长音,跟它的地域性有关的。师:由此你看出它的旋律特点是?生:1、形象、生动2、宽广、高亢,悠扬,开阔5、学唱歌曲下面我们来加入歌词第一遍:在心里填歌词第二遍:跟着钢琴,学生用普通话唱师:我们再听听原版女声独唱,你觉得你唱的跟它有什么区别?(听女声独唱《蓝花花》主旋律)生:(回答)是用方言唱的师:对,这就是用陕北方言演唱的,个别字的发音,咬字吐字与普通话是不一样的,让我们用陕北话来念一念下面的歌词。(“线线、英英、生下、爱”)第三遍:跟着钢琴,用陕北方言演唱(唱两遍,第二遍纠正)。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那你觉得它的歌词又有什么特点呢?生: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陕北地区的民歌多为“信天游”曲调,这首《蓝花花》就是当地著名的信天游歌曲。从这首歌中我们知道了信天游的特点是:1、形象,生动2、旋律奔放、开阔,高亢,悠扬3、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