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学困生的几点做法林东第二小学李芳芳从教以来,我发现在每个班级里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失败者心态,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不强,心理消极。如何帮助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是很多教育者苦思冥想的难题。在我们林东二小一项把此工作放在首位,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辅导一名学困生,为此我选择了六年级的小商。下面我就以小商为例谈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体会。一、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小商虽是个女孩,但是男孩子的性格,在生活上大大咧咧,酷爱足球,一项不把学习放在眼里,随意性大,习惯把学习抛在脑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论男女生,不论任何时候只要有人惹她,她准拼出个高低。面对这种情况,我想改变他的性格很难,但改变他的习惯还是很有希望的。于是在品德课上我不断的关注她,我却发现他很聪明,于是我想她的差可能来自他的家庭方面和本人的努力,在学习上有进步的空间。因而本学期借助家长会,打电话和与家长面谈等不断的沟通,互相了解情况,得知该生在家由于家长忙,假期和放学根本没人管,缺少爱和教育。通过沟通家长提高了认识,愿意放弃一些赚钱的时间爱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得到家的温暖。二、重视情感教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绪、激情、情感,影响教学效果尤为明显。“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与“教”的关系。我国古语中也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时,才能听从老师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所以只有在热爱、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良好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热爱和美好的希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有一次上课铃响后,全班学生都到班了,唯有她不见踪影,我问学生,上节课她在吗?学生说在。这时我听到了楼下的喊声,顺着声音往楼下一看,有两个班级在足球赛,她在当小志愿者满头大汗的忙着捡球,嘿,好一个球迷!不一会,两个班的比赛结束了,只见她也晃头晃脑的,咧着怀回来了。她回到班,第一个举动就是打水,她打完了水,我挡住了她,他以为我不让她喝水,于是用眼睛的余光瞟了我一眼。我说,孩子刚跑完不要急着喝冷水,应稍停一会再喝,这样会生病的。她愣住了,又过了一会,我说,可以少喝了,她喝了几口水,坐在位子上,一句话也不说,眼睛直勾勾的似乎在想着什么......以后的课上她再也没缺席过。课下我找她谈心,对她说,我发现你的爱好是踢足球,我听说爱足球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希望你能把你的聪明劲发挥出来,全面发展!三.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本学期及时和该生谈心,让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及时吸取别人的长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要及时鼓励,并做到正确的引导。例如: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了,下课打闹现象减少了,都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四、逐步提高要求,做到反复抓我认为对于该生,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像个优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根据她的特点,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她“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慢慢恢复他的自信心。另外为了减少反复次数,平时经常对她教育,当出现反复时,仔细分析原因,做好反复教育工作,使她不断的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