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有关概念,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包含两部分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两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的应用的基础,需要切实掌握。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的比的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又一概念,也是这部分内容中的起始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将教师有机的引导与学生有效的观察、合作探究结合起来,从而归纳出比例的意义,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三、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写出比例并读出比例。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负责、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对国旗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难点: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己选择例子来探索,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到结论。让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唤醒了学生生活或学习中一些零散的体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将这些体验“数学化”,提炼出数学知识。2、用教材教,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因为学生对比的知识了解甚多,所以在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时候,不是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子,而是让学生自己举例研究,使研究材料的随机性大大增强,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归纳法研究的过程,并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比例出示国旗图片师:在我们学校里,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有什么感受?师:你了解那些有关国旗的知识?学生自主回答,可能会说出国旗的颜色、形状、图案、规格等很多方面,只要学生说的合理,要给与肯定。师: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当升国旗时,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国旗对我们这么重要,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一些有关国旗的知识呢?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旗面为红色,长方形;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颗,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旗杆套为白色。我国的第一面国旗长4.6米,宽3.38米,1949年开国大典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手升起。国旗的通用规格有五种:(1)长288cm,宽192cm,(2)长240cm,宽160cm,(3)长192cm,宽128cm,(4)长144cm,宽96cm,(5)长96cm,宽64cm,师:通过阅读《国旗法》,你了解了哪些关于国旗的知识?【教学意图:通过出示国旗相关知识及数据为学生研究比的意义提供材料,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二、新授。教学比例的意义(1)利用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引出比例的意义师:你们能不能猜一猜咱们学校挂的国旗是哪种规格的?学生估计不准,教师介绍师:学校挂的国旗是第四种规格的,也就是长144cm,宽96cm。课件出示长144厘米,宽96厘米的国旗的图片。师:你能不能利用这两个数学信息,计算出这面国旗长和宽或者宽和长的比?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学生自主选择计算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然后交流计算的结果。师:真聪明。我们学校挂的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宽和长的比是2:3,那么,《国旗法》中规定的其他规格的国旗,它们长和宽的比或宽和长的比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并求出比值。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根据学生汇报并分类板书。左边写长和宽的比值,右边写宽和长的比值。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情况预设:生:尽管国旗的规格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宽和长的比值都相等。师:对!《国旗法》中规定的五种国旗,长和宽或者宽和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既然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教师举例说明并板书:240:160=144:96也可以写出分数形式。师: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