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复习粗浅做法及问题思考现在我们各班都在进行总复习,我想我们大家面临的问题都是:时间短、内容多、学生基础差,当然复习方法很重要,让我谈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很惭愧有点杂乱无章,如果非要做个总结的话我只想到了下面几点:盯紧三件事、把握三个步骤、做好三个注重、适当给学生减负。(1)、盯紧三件事:成绩检测、课堂表现、课后作业。(2)、把握三个步骤:抓基础、抓重难点、模拟练。(3)、做好三个注重:注重精讲、注重讲练结合、注重计算技能与计算习惯。在复习中,我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的:第一步抓基础,以课本为主,狠抓基础知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合易错题彻底扫除概念理解上的障碍。第二步要抓重难点,这部分内容只要是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应用。在这个环节中精心选取习题相当重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第三步主要是模拟练。通过模拟检测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漏洞。对易错题要多讲多练。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这些题放在一起对比复习,提高学生的鉴别和分析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正确灵活解题的能力。在复习中我认真总结了几点做法:(一)、如何对待每张卷子?首先,试卷内容。几乎每张试卷都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总结的试题,手写到本上然后再用电脑打出来,让学生做。这样避免了学生盲目做一些练习册子上的题目针对性不强而且又杂,可能会遇到偏题、怪题、杂题现象,于是每次检测我亲自给学生出题做,便于我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其次,试卷分析。学生做完试卷及时批改,批改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记录这样几种情况:哪些题学生基本都会了?哪些题部分学生还不会?哪些题大多数学生不会然后,试卷讲评。容易题不讲,有不会的举手提问,这样在讲卷子时不必道道讲,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在细致讲解后,我根据出错率较高的题型,或者进行换数练习,或者进行变式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作用。最后,更改。不允许学生在学校改,必须回家改,这是我一直要求的,第二天给老师看。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之间互相抄答案,又可再次巩固知识。(二)、对易错题多讲多练。易错题多是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而往往又是学生不细心就容易错的题,从实际考虑,这类题的失误、丢分,都会让人感到太可惜,不应该。所以,在总复习时,我们不能忽略此类题的练习,只有通过复习,才能让学生学会细心审题、抓住关键之处正确解题。有些题,不细看会认为一模一样,但细看后,并不一样,并且解题方法完全不同;有些题,看内容和形式不一样,但解题方法完全相同。解题时,由于学生不认真读题,不认真分析,常会解错题。所以,复习时,教师要有意识的把这些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复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别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就会让学生判断“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如果学生马虎就会导致错误判断。例如,比50吨多是()吨,比50吨多吨是()吨。相差一个字,解法完全不同,计算结果也不相同。复习时,我会整理出每张卷中出错率高的题,并适当加以变化,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有意识的把易错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复习,并进行第二次检测。老师要有一本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的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来。最终把多张卷子变成一张卷子。(三)、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我们知道在复习中,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在解决方法上都有一定的规律与巧妙之处。在教学中我比较善于和学生一起总结一些规律方法,比如:六年级有男生80人,女生比男生多25%,求女生有多少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求问题在比前用×,比后用÷,多用+,少用-。我们给这类问题起的名字就是找比应用题。还有文字题里“的”字用法见到“的和”“的差”“的积”、“的商”就加括号,等等,诸如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学生用起来既省时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