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邝海云一环节:感受节日习俗一环节:感受节日习俗我国传统节日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13日)。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4日)。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28日)。4.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公历4月5日)。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16日)。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16日)。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22日)。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16日)。西方的传统节日1.情人节2.愚人节3.复活节4.母亲节5.父亲节6.万圣节7.感恩节8.圣诞节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圣诞节”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中国国内直接用“万圣节”指“万圣节前夜”,而用“万灵节”或“诸圣节”表示11月1日的万圣节。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德国啤酒节作为巴伐利亚文化的重要部分,德国啤酒节自1810年就产生了。这是一个在慕尼黑举行的为期16天的节日。作为三大啤酒节之一,慕尼黑啤酒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市,每年都吸引500多万的游客慕名而来。⑴节日习俗的故事都很久远。⑵一“俗”一故事,一“俗”一文化。⑶习俗的丰富多彩,体现的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⑷习俗的不同,折射的是:——各国文化的独特性。透过习俗看文化二、感受风格各异的建筑中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建筑文化伊斯兰建筑体系的建筑总是围绕着重复、辐射、或有韵律的花纹。它是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造型,叶子是常见的纹饰,但样式都较简单。中国古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欧洲建筑体系包括古罗马建筑、罗曼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欧洲的高大纪念性建筑主要靠石块垒砌而成,对每一块石料的大小和形状都有严格的要求。中国古建筑体系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三、感受各具特色的服饰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中国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美。重视服装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服装审美上融合了外域服装特点。西方文化在服装构成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