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二)能力目标:3、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方法。4、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谈感悟的方法。(三)情感目标:5、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6、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中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思想:《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梦圆,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是观看录像,激发情感。二是揭示课题,学生质疑。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就文章题目提问的本领,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梳理问题,确定目标。此环节意在从学生需要出发,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四是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渗透,以达到自主操作阅读过程的目的。为突破重难点,采用出示课件的形式,使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五是拓展延伸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继承发扬航天人的光荣传统。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录像、航天烈士墓群课件、嫦娥一号撞月课件、重点语句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媒体设计思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制作了课件,首先播放神五飞天的实况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然后请一名学生现场将质疑梳理后的问题打到演示文稿上,展示给大家,以此引领学习过程。在交流感悟的过程中,适时出示文章重点语段文稿,航天烈士墓群图片,神七航天员空间漫步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航天工作者默默奉献精神的感悟。在拓展主题环节适时播放炎黄飞天梦配乐演示文稿,以及嫦娥一号撞月图片,再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激发情感。1、老师带来一段录像:师解说意义。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二、是揭示课题,学生质疑1、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2、质疑: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预设:千年梦是什么?怎么圆的?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叫千年梦?为什么以它为课题?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今朝指?)三、梳理问题,确定目标。1、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2、请一生将问题打在演示文稿上。四、自读自悟,合作交流1、下面我们就来围绕这些问题,仔细读文,注意读音,同时老师建议大家边读边勾画,觉得自己力量单薄,可以互相合作。2、交流汇报第一个问题:学生汇报交流问题,师板书师: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七十年代人造卫星上天、世纪初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真可谓千年梦圆在今朝呀!3、浏览板书,把板书中的话连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谁来试试?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4、师小结:飞天梦的实现是靠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才使梦想变为现实。你们是从哪体会到的?这种在具体事实描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