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线上表示数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圆柱的认识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张亚飞赛艳可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2.教材分析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向西走多少,向东走多少这一表示距离和方向的实际问题,引出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为了。不增加难度,教材用已有名词直线来表示。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所以认识数轴并不太难,关键是如何促使学生的形象认识向抽象的数学模式转化,在练习时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高要求,对做练习有困难的同学借助数轴完成练习目标1、能够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2、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学习重点难点能够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评价任务:1、通过提问来检测目标1,达标率95%。2、通过练习和当堂检测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为95%。评价样题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5.6+0.9-+0-82问题1:谁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正负数的例子?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批注晚黄山的气温是______摄氏度。问题2:你还记得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吗?学生自由回答。二、尝试探索形成方法1、出示例3的情境:问题3: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出示例3:问题4: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问题5: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观察从0往右依次是1、2、3……而从0往左依次是-1、-2、-3……直观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二)班班通出示例4:问题6:你能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达成目标1)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练一练中的做一做。2、练习一中的第4、5、6题。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达成目标2)四、总结激励,内化新知问题8: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当堂检测,体验成功板书设计:在直线上表示数0左边有无数个负数,0右边有无数个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