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跑的设计一、本课的指导思想及思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教材分析快速跑是初中年级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通过50米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初中快速跑教学要学生在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快速跑锻炼。本课时是初二年级50米快速跑教学第二课时。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二(7)班的学生,共53人。学生年龄都在14-15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四、设计理念1、本节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2、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1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50米跑为主线,各种辅助练习为副线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合理地布局运动场地,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联系体会技术。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锻炼与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习惯,发展学生终身体育。五、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95%的学生知道50米全程跑的四个环节,知道完整的技术动作要领。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50米跑的四个技术环节,完成50米全程跑1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50米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及途中跑技术动作。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通过各种辅助练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协调性。六、教学重点:蹲距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四个环节的链接教学难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七、教学策略与手段:1、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为根本目的,教师将讲解过程融汇于学生的练习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运用直观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和练习法,通过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得更好更快的掌握动作要领。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学习,逐步掌握完整的动作技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4、教学目标以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为基础,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的教2学目标。一般水平的学生要完成好本课的任务;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提高动作的规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帮助,使之达到基本要求。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有差异的学生。八、教学过程:本节课在开始部分以三面转法练习为主,使得学生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准备部分以简单的徒手操为主,使学生充分热身。在专项准备活动中,进行了摆臂和高抬腿跑的练习,为后面的50米跑做铺垫。基本部分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学习站立式起跑及加速跑的技术动作然后通过不同距离的快速跑练习,使学生体会50米全程跑的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慢慢理解,掌握,突破教材重难点。课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