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酸锂晶体的横向电光效应研究1实验要求1研究内容1.1熟悉沿光轴条件下铌酸锂晶体的横向电光效应。1.2研究近轴条件下铌酸锂晶体的横向电光效应,对铌酸锂晶体的电光效应进行理论推导,分析降低晶体驱动电压的方法。1.3研究非近轴条件下铌酸锂晶体的横向电光效应,分析入射角对晶体电光效应的影响,进行数值仿真。2成果形式2.1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结合的方式,研究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给出。2.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背景介绍铌酸锂(LINBO3)晶体作为一种优良的横向电光调制材料,具有驱动电压低、插入损耗小、光谱工作范围宽、消光比高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在光通信、光信号传输、电光开关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理想情况下光线沿着铌酸锂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并且在理论分析时不考虑自然双折射的影响,但是,实际应用中光线与光轴完全校准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会造成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误差。分析铌酸锂晶体在近轴及非近轴情况下的横向电光效应,对于利用角度调节以改善其电光性能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近轴及非近轴条件下晶体的电光特性对既需要利用晶体双折射效应进行分束或者合束,又需要利用其电光效应产生附加相移的新型电光器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3基础知识研究铌酸锂晶体的横向电光效应,涉及到光的偏振、双折射及晶体的电光效应等较为基础的知识,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光效应,更加透彻地分析不沿光轴条件下铌酸锂晶体的横向电光效应,对该问题所涉及一系列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如下所示。1光的偏振1.1电磁波是横波,具有偏振现象,这是许多的光学现象的重要基础,包括电光效应。1.2对人眼、照相底片及光电探测器起作用的是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E,因此常把电矢量E称为光矢量,把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在讨论光振动的性质时,只需要考虑电矢量E即可。1.3完全偏振光包括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可用如下模型描述(图中给出了线偏振光的例子,线偏振光的例子里x、y方向的振动无相位差):£«=扎GO曲伽t-kz+&y)Ey=一k工十5vEz=01.4马吕斯定律:一束线偏振光与偏振片透光轴夹角为e,这束偏振光透过偏振片后的振幅及光强与夹角e之间的数学关系为Aft=AGOS6;Ie=CAe)2=A2cos262.1基本概念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某些晶体时,这些晶体会使一条单色的入射光线分成两条折射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这两条折射光中,一条光的折射行为遵循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或。光,而另一条并不遵守,称为e光。当入射光进入晶体内沿某一特殊方向行进时,两条光线完全重合而不出现双折射现象,晶体内的这一特殊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光线与光轴决定的平面称为主平面。。光的电场振动方向垂直于主平面,e光的电场振动方向在主平面内,二者都是直线偏振光。当光线沿着某一特殊平面入射时,不论入射角是多少,e光主平面与。光主平面总是完全重合的,这一特殊平面称为晶体的主截面。2.2原理分析首先引入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行进中的波阵面上任一点都可看作是新的次波源,而从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许多次波所形成的包络面,就是原波面在一定时间内所传播到的新波面。利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可以有效地理解下面所用的确定晶体中。光及e光方向的方法。单轴晶体中,。光沿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相同,e光沿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不同,但沿光轴方向的传播速度与。光一样。单轴晶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冰洲石为代表,J「讥,e光的波面是扁椭球,称为负晶体;另一类以石英为代表,4:讥,e光的波面是长椭球,称为正晶体。可以利用惠更斯原理作图确定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b)圉卜打用4(更斯作图止求折射光方向&罰尿栓件质b)g釉晶岸3电光效应3.1在外界强电场的作用下,某些本来是各项同性的介质会产生双折射现象,而本来有双折射性质的晶体,它的双折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即为电光效应。3.2克尔效应3.2.1实验装置两个正交的偏振片中间放置一个玻璃盒(称为克尔盒),盒内装有特殊液体并封有一对平行板电极,两偏振片的透光轴与外加电场成±45°。3.2.2公式推导外加电场之后,盒内液体变成各向异性介质,类似于单轴晶体,光轴方向即电场方向。线偏振光通过盒内液体时,分解为垂直于电场振动的o光和沿着电场振动的e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