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日期:2014年9月1日上课日期:教案设计者:课题生活中的冷色课型造型·表现年级四年级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l.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2.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3.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材分析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方法:一、教学准备:二、组织教学:三、研究活动:四、讲授新课:五、艺术实践:谈话法、对比法。收集表现水的图片。1.放映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2.播放自然界的水波纹;欣赏书中图片《水》。1.出示色卡分析冷色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明确色彩的冷暖是在对比中产生的道理。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六、评价作业: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2.组织评价作业。(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课堂小结你知道冷色了吗?在教学中我常常注重传授冷暖色搭配、对比等一些知识,同学们应有了一定的知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让学生在自我发现中学习的方法很重要。而且就画法而言,绝对不能限制得太死,这样会泯灭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学会自己去体会,感受绘画的乐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生的色彩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调色能力也提高了。能够用上不同的色调来表达绘画内容,使画面显得较有层次感,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发现学生上这种调色绘画课总是显得特别兴奋,有时课堂显得不是很受控制,一些容易兴奋的学生总会在还没听清注意点时,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了,结果会出现不少问题。因此必须注意此类课的课堂调控。创新提高生活中的冷色教学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生活中冷色》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教学重点是: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画,初步了解冷色调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知道冷色调所表达的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二.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三.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画、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1、激趣导入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