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五脏:肾的生理功能(二)肾的生理特性同学们上课。我们上一节讲了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讲了肾藏精,肾精的生理功能,一、促进身体发育,二、促进生殖繁衍,三、有化生血液的作用。第四个功能,抵御外邪,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中医学在论述肾精具有抵御外邪这个作用,是从肾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这个角度来论述的。那么,人体的生命基本物质充盛,意味着人处于阴平阳秘,阴阳合和的正常的健康状态,它表现为人体的抵抗能力强,把这个作用归于人体正气的范畴之内。就是人体所有的生命机能,将来讲什么叫正气,再讲发病机理时再进一步定义。在这里理解,正气就是人体生命机能的总称,它表现出的生命机能,各种各样的能力,维持人体健康,中医学把这种作用用正气来概括。那么,人的正常生命机能,其中能够抵御外邪,有防止外邪侵袭就是正气之一,正气作用之一。就这个意义讲,肾的精是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机能的重要物质之一。也就是说,它在维持人体正气当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讲,肾精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我们今天的理解,这样来理解它的本义,《内经》有一句话,在温病学里面也讲到,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我们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讲,肾精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最早的理论源头就源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样一个原理。说冬与肾相应,肾精,我们刚才讲到肾精藏五脏六腑之精和生殖之精,那要闭藏起来,储藏起来,供人体生长的需要。人在冬季的时候,肾精不能够闭藏,不能够储藏到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这样一种状态,使它不能充分发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作用,也就是说,维持人体正气的作用,是“春必病温”,到了春天常常出现各种温热性疾病。最早的肾精能够抵御外邪的理论源头就在于此。那么,这个理论源头它是讲肾脏在冬季的时候如何和冬气相适应,怎样能够保障肾精的功能正常,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机能而不发生各种疾患。按照温病学温热病将来进一步讲为什么“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我们这里取肾精和病温这个关系,最后都去掉,取肾精和病的关系,理解为肾精与疾病发生有关系。肾精充盛,即为正气充盛,那就可以免于外邪的侵袭,就这个意义讲,来理解它抵御外邪的作用。同学们听起来不像我前面讲,前面逻辑上那么严密,引入了好几个概念,这里仅仅从它的源头来理解,理解一个“冬”,一个概念,四时概念,一个“肾精”的概念,还有一个“春”的概念,还有一个“病温”的概念,在逻辑上是跳跃性的,仅仅就是判断性的,就是这样认为的。即使将来学习温病学,学《内经》,无论历代医家怎么注释,也缺乏逻辑的严密性,这也体现出来中医学理论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就是古人已经把这个科学命题提出来了,古人并没有在理论上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但是这是事实,它确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无论在养生、防病,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以认为是真理,只是在理论上没有充分论证,没有充分说明,欠令人信服地论据、论点、推理不尚严密。这也是科学,就这个意义讲这也是科学发展的规律。就是说,人们通过实践,概括科学事实,得出了一个结论,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用原有的理论把它说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实践与原有的理论发生矛盾,原有的理论并不能把科学事实,新的科学实践,完整地给予解释。这个时候出现了实践和理论的矛盾,首要的条件是需要理论具有突破性的发展来解释实践。我刚才讲,从肾精,从生命的机能,从正气的角度来论述它,也介绍了“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样的原理,都不能够很严密地论证这个结论,回答为什么肾精能够抵御外邪,但是它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我们现在在中医历代文献里,在养生学里面,现代的养生实践当中,人们把补肾,吃补益肾精的药物,补肾填精的药物,作为提高机体的生命力,作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产生正效应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个结论是对的,仅仅是从理论上阐述,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还不太令人满意。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继续钻研,希望同学们就这个问题撰写文章对古代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梳理,最后达到条分缕析,真正地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