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摘要:教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他们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教师适时采用延时性评价,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他们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关键词:延时评价信息技术思维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系列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课程标准》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信息技术新课程非常重视评价,提倡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教与学,其中,尤其重视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由此来检查学习效果、增强过程体验和改进学习方法。然而,各种评价方式皆有它的适用范围与时间,只有在恰当的时间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才能让评价起到最大的作用。延时评价,作为一个并不受人关注的评价方式,是指在学生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之后,不急于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做出结论,而是让它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各级教育专家们往往也都在强调即时评价。即时评价确实有很多的好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即时评价的。正确运用延时评价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倡导激励性评价。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各种各样的即时奖励性评价方式出现在了课堂上。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方式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不管学生水平差异,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就说:“某某真聪明,表扬他!”教室里顿时响起了很有节奏的拍手声,而所有的学生都是表情漠然,包括受表扬的学生;而如果学生答错了时,老师会说:“不对,你先想想,等一下再请你回答。”使得思考问题过程变成了学生猜测老师标准答案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学习积极性也在慢慢消退。所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时不能马上做出评判,而应该缓一缓,适时进行延迟评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一、延时评价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一)让学生在延时评价中自主探索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发现法研究中提出:延时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见解。《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人的思维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老师决不应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发现的,老师决不要暗示。过早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将导致学生放弃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形成被动接纳知识的学习方法。延时评价的适当运用,给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了条件。在学习Flash课程过程中,老师提问学生:如何又快又好地画出一个花瓶来?一位男生很快举手说:“我用椭圆工具画出瓶口和瓶底,然后用铅笔工具画出瓶身。”老师听后,不忙评价好坏,而是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一位男生思考后发言说:“我都用椭圆工具来画,首先画瓶身,然后画瓶口、瓶底,再用橡皮擦修改。”老师继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画法,一位女生站起来说:“瓶口和瓶底我同样选用椭圆,但瓶身我用曲线工具来画。”“我有更快更好的办法,我先画瓶口瓶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