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世纪什么最重要?品才双馨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张衡传张衡传范晔范晔作者简介范晔(398~445),我国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他少年勤奋好学,阅读大量经书史籍,善写文章,通晓音律,历任秘书丞、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元嘉初年,彭城太妃卒,范晔夜中酣饮,开北窗听挽歌为乐,被贬为宣城太守。因不得志,便专心著述。他搜集有关后汉的各种史料,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历史名著《后汉书》。他擅长写论赞,《后汉书》的一些传论,被誉为名篇。张衡简介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检测题1、张衡,__________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__________和测定地震的__________。2、范晔(398—445),字__________。__________杰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代表作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后人合称为“四史”。检测题1、张衡,东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2、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其代表作《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后人合称为“四史”。前四史《史记》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史记》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汉书》东汉,班固。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汉书》东汉,班固。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后汉书》南朝宋,范晔。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如《张衡传》。《后汉书》南朝宋,范晔。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如《张衡传》。《三国志》西晋,陈寿。纪传体,断代史。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志》西晋,陈寿。纪传体,断代史。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历史传记的特点历史传记的特点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连缀。属文,写文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游学,考察学习东汉首都洛阳于是贯通《诗》《书》《礼》《易》《春秋》通晓礼乐射御书数比尚:矜夸自大.骄傲自大的情绪。结交屡次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召请不去就职过度奢侈当时太平介词,通过于是,就模仿精心创作用委婉的语言进行规劝而不直言其事多次召请接受奇,认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一部分(第1段):叙其学品,包括张衡的学业、人品和文章。侧重写文学造诣。2巧,技巧、技艺.设计制造机械的技艺.极力钻研.致,极,尽日月运行规律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汉代官署名称,设公车令.常听说.雅,副词,素来,常.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调动官职于是,就研究考验...